【环保总结】宜都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全文)

时间:2023-05-07 20:05:03 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宜都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2013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各级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保总结】宜都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全文),供大家参考。

【环保总结】宜都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全文)


宜都市环境保护局2013

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2013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各级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服务“冲刺全国百强”为主旨,以加强污染防治为重点,以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落脚点,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2013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积极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1.年度目标

根据《宜昌市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发[2013]28号)要求,我市2013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为: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9333吨以内(其中农业排放量控制在4647吨以内),比2012年减少4.47%(其中农业减少2.30%);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1535吨以内(其中农业排放量控制在635吨以内),比2012年减少4.65% (其中农业减少2.3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6634吨以内,比2012年减少5.83%;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0559吨以内,比2012年减少5.85%

2、减排项目及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减排项目21个。根据完成情况测算:完成削减量化学需氧量为1629.36吨,扣除新增量236吨,削减率为14.26%,减排指标完成率242.5%;氨氮为322.37扣除新增量26吨 ,削减率为18.41%,减排指标完成率319.2%。二氧化硫完成削减量为6123.74扣除新增量185吨,削减率为33.62%,减排指标完成率504.4%;氮氧化物削减量为2983.9扣除新增量250吨,削减率为24.38%,减排指标完成率329.3%。我市全面完成了宜昌市政府下达的2013年减排项目及指标任务。

(二)持续推进“创模”工作和“绿色创建”活动

1.“创模”工作扎实推进。2013,全市召开“创模”工作推进会,围绕从源头抓起,从基础抓起,严格控制,重点治理,全面达标的总体要求,着力抓好社区环境、生态环境和企业环境建设。2013年根据宜都市“创模”主要责任单位档案资料整理责任分工,已收集水利局、卫生局、住建局等11个主要责任单位的档案资料,对各责任单位上交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汇总,27个指标中的17项完成情况进行了说明。充分利用电视新闻媒体、车站和小区等公共场所媒介、的士、客运线路和固定LED屏进行“创模”宣传。2013年开展宣传活动15次,参加人员300余人次,现场发放环境宣传图画2500余张、宣传手册4800余本。联合中小学开展“环保征文”宣传活动,取得良好宣传效果。2013年,宜都市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做好排污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工作,2013年总计发证换证14家,保证了重点企业持证排污100%。目前,市直、各乡镇卫生院共18家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均由宜昌固废处置中心定期收集并集中处置。村级卫生室及个体诊所也同步纳入实施,实现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覆盖。废旧电池回收箱(100个)已经发学校、社区及相关单位等,由市环保局定期收集并集中处置。

2.“绿色创建”活动初见成效。自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生态乡镇、生态村以来,通过不断加强对学校社区和乡镇村的指导和支持,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推动了我市的环境建设,提升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改善了城市居住环境。到目前,我市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省级绿色学校3所,市级绿色学校7所;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小区1个,省级绿色社区1个,市级绿色社区3个,今年我市陆城街道办事处清江社区申报了省级绿色社区,五眼泉镇五眼泉社区申报了宜昌市级绿色社区,并通过了初步审核。今年我市红花套镇已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近期宜昌市环保局以宜市环[2013]77号文命名我市姚家店镇、松木坪镇、陆城街办亮家垴村、红花套镇周家河村、王家畈乡毛湖淌村、高坝洲镇中坪村为宜昌市级生态村(镇),使我市又新增宜昌市级生态村(镇)6个。至此,目前我市有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宜昌市级生态乡镇个,生态村 12个。

(三)严格项目审批和建设项目环保验收

1.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工作。我局本着既严格程序、又热情服务的原则,认真做好环评审批,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工作。一是严格总量控制,建设项目新增污染物总量必须要求明确指标,为减排把好关口;二是完善项目科学审查机制和项目管理公众参与机制,从受理、审查、批准等各环节严格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纠正,直至做出不予审批的决定;三是实行提前介入,施行项目建设环保预审制。对新上项目会同相关部门先期论证,及时提出环境污染和治理方面的建议,为决策提供参考,将环保关口前移,减少不必要的前期投入,减轻事后监督和处罚的被动局面;四是严格依法依规审批。对所有应进行环评的项目按环评要求办理审查审批手续,严格执行环评“十不批”的原则,不违规、不越权审批;五是实施“绿色通道”,努力为项目业主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推动项目尽快发挥效益。2013年共解释有关咨询达400件次,协助47个单位到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办理了审批手续,及时申报了上级专项资金。我市共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共181件,项目总投资额达到821189.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3662.27万元。

2.切实加强对环保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和验收工作,“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100%。一是优化项目全程跟踪管理机制,完善项目捡查上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局各科室和环境监察机构的作用,加强对新建项目的检查,完成我市区域已建项目的现场排查,进一步完善了已建项目的动态档案管理;二是严查未批先建项目和久拖不验项目,加强对已审批建设完成未验收项目的清理,督促这些项目办理“三同时”验收手续。我市报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78件,“三同时”验收项目总投资达到203733.1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6342.81万元。

(四)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1.切实加强辖区内污染源环境监察。我市共有规模企业210多家,其中国控重点污染源10家,市重点污染源45家,按照国控重点不少于1/月、市重点不少于1/季的频次,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暗查相结合,出动1500多人次,检查企业500多家次,其中检查新建项目20多家,下达监察意见书400多份,立案查处违法行为7起,罚款8万余元。2013年,将新建项目作为环境监察的重点之一,加强了新建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监察。全年共检查新建项目20多家,提交检查报告30余份。

2.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是环境执法的重要形式,是督办环境违法问题的有效手段。根据《关于2013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的部署和要求,为推进生态文明,努力解决当前损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违法行为,我局制定了《2013年宜都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一年来,以重金属污染和污染减排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环保专项行动,解决了一批当前表现突出的环境问题。在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基础上,按省、市环保部署,认真开展了“ 重金属企业排污情况监察”、“化学品环境管理和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工作,进一步核实了相关企业的详细情况,有效整治了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环境问题。

3.加强特殊时期环境管理,确保社会稳定。

为保证节前全市环境安全,确保全市人民过一个平和的节日,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今年以来环境监察大队共出动100多人次对全市重点污染源企业和流域进行了环境安全的专项检查。重点对全市化工、医药、水泥、建材、选矿、电镀等行业共30多家企业进行了环境安全检查,共下达《宜都市环保局环境现场监察意见书》40余份200多条监察意见。对全市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污染的监管工作做到了早布置、早安排,早落实。于5月中下旬给相关单位下发《关于加强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境监察大队根据局统一安排,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群众投诉及时、准确的处理,有力保障全市高考的正常进行。

4.依法征缴排污费,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

今年以来,我局严格按照排污收费程序,坚持据实、科学核定排污情况,足额、合理核定排污费额,维护排污收费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增强排污费核征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全年共核定排污费650万元,下达核定通知书224份,排污费实际入库650万元。同时,我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狠抓环境信访工作不放松,做到了接待、登记、处理、回复一站式服务,提升了环境信访工作水平,收到了服务经济、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效果。我局共接处环境信访和纠纷412件,受理率100%,处理率100%,结案率100%,满意率99%,污染理赔70万元。

(五)加强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管理

今年我局继续严格遵循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加强辖区环境质量监测,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要求对长江、清江断面水质全部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64项要求对保护宜都农村饮用水源(十个村)按要求完成了分析;按要求完成了清江、渔洋河入境段面的水质监测、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结果表明,清江宜都断面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体标准;陆城一水厂、二水厂取水口水源保护区水质符合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确保全年环境空气自动站各项设备正常运行、数据准确可靠、上报完整及时。2013年环境空气自动监测API指数≤100的天数有320天,优的天数36天,良的天数284天,空气质量类别Ⅱ级, 优良天数率为96.1%,与2012年持平,达到责任制目标95%要求。2013年由省环保厅规划、市环保局配合实施的清江流域水质自动站宜都二桥站、天龙湾站建设完工,所有设备均已安装到位,并进行了仪器带电测试,单机性能测试完成后投入试运行,正式运行后清江出境段面的水质质量适时状况将联网传输,可随时查询和监控。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1.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今年以来,通过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制定《环保局2013年度工作要点》,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监察、监测能力建设,认真参加市人大工作评议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扎实开展好新“三万”活动,坚持加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通过开展多种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了各项工作的贯彻力和执行力。

2.扎实开展新“三万”活动。我局在对口联系的潘家湾乡杉木坑村,集中3个月时间开展了以“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促进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新“三万”活动,为其筹措资金,进行物质帮扶。按照省厅要求选取10个示范村,制定详细的方案,积极编制上报宜都市2013年三万活动开展千村环境整治示范村的请示,目前10个示范村已经基本完成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工作,准备接受上级部门检查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环保工作与我市“冲刺百强”的发展目标、与构建“两型”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环境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还不能满足污染减排形势的需要,致使群众反映的热点环境问题得不到理想解决,给环境监管和污染减排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二是我市环保硬件设施、工作队伍与日益繁重的环保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对环保工作的更高要求还不相适应。

三是农村环保形势不容乐观。当前,全市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尚未彻底改变,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仍很严重,已对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城市的发展构成了威胁。

三、2014年工作思路及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服务“建设小康宜都”为首要任务,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为重中之重,创新管理方法,落实目标责任制,强化综合协调,加大执法力度,努力探索新形式下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

(二)工作计划

1.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宜昌市政府下达的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继续推进“创模”、“绿色创建”工作,扩大创建成果,实现年度创建目标;

2.继续抓好危险废物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认真查缺补漏,针对问题强化整改,确保取得实效;

3.依法对辖区内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污染源)实施现场监督、检查,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4.依法核定征收排污费;

5.继续做好环评审批及服务工作,加强完善已批项目的验收管理;

6.加强对已审批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保障“三同时”制度的贯彻落实;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妥善处理环境污染投诉和纠纷,维护宜都社会稳定;

7.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巩固“新三万”整治效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8.推进环境监察、监测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环保部门支持,完成环境监察、监测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

9.加强环保宣传工作。重点宣传中央及省市有关环境保护的最新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进一步营造环境保护和环保执法的良好氛围;

10.不断提高环保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政治业务学习和培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和绩效管理,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环保队伍。

推荐访问:宜都市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环保总结】宜都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