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总结】宁波市对外经贸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范文精选】

时间:2023-05-06 15:45:04 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对外经贸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2012年,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经济形势,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外经贸企业共同努力,实现了全市开放型经济总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务总结】宁波市对外经贸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商务总结】宁波市对外经贸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范文精选】



对外经贸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


2012年,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经济形势,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外经贸企业共同努力,实现了全市开放型经济总体稳定增长。

2012年,我市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约为965.73亿美元、614.45亿美元和351.28亿美元,出口比上年增长1.0%,进出口和进口分别比上年下降1.6%和5.9%。合同利用外资53.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实际利用外资28.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核准境外中方投资13.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实际境外中方投资额6.09亿美元;境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1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服务外包合同额114.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8%,服务外包执行额84.63亿元,比上年增长34.1%;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5.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8%,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4%。总体看,除外贸指标外,各项业务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2012年我市开放型经济主要工作情况

(一)抓好发动,强化指导,努力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良好氛围。面对不断发酵的欧债危机和疲弱不振的世界经济,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外经贸企业同心协力,主动应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措施。王辉忠书记亲自主持外贸企业座谈会,并两次专题听取外经贸工作汇报。刘奇市长多次深入外贸和外资企业调研,主持外资工作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专题审议全市重点开发区域工作。王仁洲、刘海泉、洪嘉祥副市长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组织协调工作,洪嘉祥副市长牵头深入研究了外贸稳增促调、重点开发区域推进、进口贸易发展、招商机构加强、“两会一坛”创新等多个课题,并推动出台一批重要政策措施。市“四套班子”领导还亲自带队赴外地考察开放型经济,参与外经贸重要活动,多次深入实际调研指导。市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双服务”活动,走访了外经贸企业2200余家,培训2.2万余人次,解决发展难题500余个。市外经贸局深入开展“干部进村入企,一线解难创优”活动,扎实推进了一批重点工作,并争取到国家外经贸扶持资金1.85亿元。市委组织部举办了全市开放型经济领导干部培训班,市财税、金融、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千方百计为外贸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市发改、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积极做好外资和“走出去”项目全程服务工作,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经研中心、市发规院、市外经贸局等开展了宁波城市国际化等重大课题研究,市委宣传部及市新闻单位加大开放型经济宣传报道力度,努力营造全市开放型经济逆势发展的良好氛围。针对县(市)、区外经贸机构调整的情况,开展了外经贸信息推介系统扩点续建工作,充实了全市外经贸企业信息库,覆盖面达95%以上,提高了开放型经济信息等服务水平。新增市外经贸企业融资平台功能,开通了出口退税融资直达系统。加强外经贸公共法律服务,组织了律师进外经贸企业等服务活动。各县(市)、区加大开放型经济组织领导力度,创新政策和工作举措,着力推动开放型经济逆势发展,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加大扶持,破难解困,确保外贸稳定增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持续推出相关服务举措,促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进口水平,优化外贸结构,保持了我市外贸在全国和全省的发展地位。加大外贸政策扶持力度,相继出台了《关于努力促进当前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有关政策的通知》,研究支持外贸龙头企业和扶持小微外贸企业等政策措施。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新加坡展、贝宁展等境内外重要展会280多个,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消博会。加强出口质量和品牌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出口质量奖评选活动,新增省、市出口名牌企业48家。推进各类出口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第二批专业型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设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出口基地22个。积极实施全市进口贸易升级行动,出台了《关于促进进口贸易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梅山保税港区获批国家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宁波保税区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强通关通检服务,全年新增海关AA类企业23家、A类企业502家。深入开展全市外贸企业服务月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走访外经贸企业2200余家,培训2.2万余人次,解决发展难题500余个。加强外贸金融服务,设立了市外贸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了小微外贸企业融资帮扶专项行动和百家成长型外贸企业金融帮扶行动,对126家成长型外贸企业给予专项融资帮扶。充分发挥网上外经贸融资服务平台作用,为68家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17.2亿元。做好公平贸易服务工作,指导光伏、钢制品等出口企业做好贸易摩擦案件应诉工作。

(三)搭建平台,选优招商,促进外资量质齐升。着力把握利用外资导向,促使外资引进逆势扩大、质量提高。重视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加强全市招商队伍建设,举办了全市招商骨干专题培训班,制订了加强市级招商机构建设方案,完善了在沪国际招商机制,排摸了全市招商资源,开通了中国宁波国际招商网。强化国际招商工作,加强类金融国际招商,新批类金融外资项目10个,加强与国际咨询、会计等中介机构合作。举办东北亚宁波周、欧洲宁波周、浙洽会、民企对话世界500强等20多个重要招商活动。发挥纵横联动服务机制,加强了重大外商投资项目协调服务。精心组织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活动,推出了一批面向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的服务产品,破解了一批外商投资企业的用地、融资、审批、环评等难题。开展了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优秀单位、优秀投资区域和“十大招商标兵”等评选活动,推广一批外商投资服务和外商投资企业先进经验。重视外商投诉案件调处工作,维护了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

(四)积极拓展,注重管理,提高甬企“走出去”工作水平。抓住金融危机对“走出去”工作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大了甬企“走出去”组织发动和宣传培训力度,推进境外投资与合作项目,加强风险防范和管理服务,推动我市企业加快全球布局,促使“走出去”目的地达112个国家和地区。加快境外营销网络建设,促成贝宁中国品牌产品常年展和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名牌商品展示分拨中心等开业。推动援外事业发展,促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获批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成为我国唯一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协会等合作,促成央企与甬企达成一批境外工程承包项目合作协议。加强500万美元以上在谈、在批境外投资与合作大项目跟踪服务,促成一批项目获批设立。做好“走出去”政策推介、人才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我市外经工作水平。成功处置了尼日利亚甬企3起突发事件,开展了境外企业安全管理检查月活动,建立了海外领事保护工作机制,增强了境外安全风险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五)夯实基础,加大招商,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以争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抓手,做好我市服务外包基础工作。完善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考核体系,促进离岸外包业务快速增长。完善了服务外包业务统计网络,提高业务数据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推进服务外包企业资质认证工作,全年新增和升级各类国际认证的企业达14家。重视人才引进和培训,举办了服务外包高级研修班和服务外包业务培训班,全年培训3681人次。加大服务外包项目招商力度,开展服务外包定点招商,促进中瑞思创、用友软件、大华技术、焦点商务等重点服务外包项目顺利推进。搭建服务外包招商和业务拓展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东京国际动漫展、伦敦外包展、大连软交会和中国服交会,取得了积极成效。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申报工作,承办了《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2》编审会。支持企业取得国家服务外包专项扶持资金,获得国家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734万元,发挥政策对我市服务外包产业的促进作用。

(六)创新机制,合力推进,加快重点开发区域提升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工作机制合力推进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宁波市重点开发区域工作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启动了我市重点开发区域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发挥开发园区体制、机制和功能优势。促进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推动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成为省级开发区,启动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申报国家级外商投资集聚区,推动三门湾新区管委会与工信部赛迪顾问股份公司合作共建宁波国际汽车电子产业创新基地,推进中瑞两国园区合作开发项目,开展欧洲中小企业园选址前期工作等。加强我市开发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开展宁波石化产业整合和发展、宁波开发园区物流网构架和共享平台等课题研究,为我市重点开发区域提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之处。如开放型经济提升发展的共识有待进一步形成,外经贸可持续发展动力和潜力不足,部分中小微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利用外资难以取得大的突破,“走出去”增促和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缺乏,开发区域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高端国际经贸人才紧缺等。

二、2013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思路

201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总体看,我市开放型经济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发展环境依旧严峻复杂,挑战竞争仍然十分激烈,不利、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全市外经贸系统既要坚定必胜信心,也要增强忧患意识,扎实做好开放型经济各方面工作,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3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目标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动力,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努力应对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挑战,积极主动实行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开拓创新,服务大局,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全面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为宁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3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出口、进口额分别达651亿美元、365亿美元,分别增长6%和4%,争取分别增长8%和6%;合同外资、实际外资分别达到55亿美元、30亿美元,争取分别达到57亿美元、32亿美元;核准境外中方投资、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分别达到14.6亿美元和13.6亿美元,分别增长12%和10%,争取分别增长15%和12%;全市服务外包合同总额137亿元,执行额101亿元,均增长20%,争取增长25%;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总额6.4亿美元,执行额4.9亿美元,均增长20%,争取增长25%。

为了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2013年全市开放型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

(一)创新理念,增强合力,进一步优化宁波经济国际化环境

2013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举措,完善增促体系,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提高宁波经济国际化水平。

1.创新开放型经济发展理念。引导各级、各有关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从经济全球化、长三角一体化和开放全域化的大趋势下谋划新形势下开放型经济发展定位、思路和措施,既要着力推动业务发展,又要善于提高质量效益;既要善于“引进来”,又要敢于“走出去”;既要坚持优良传统做法,又要不断推出改革创新举措。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组织水平,扩大国际合作交流空间,汇聚开放型经济优质资源,培育和提升城市国际化功能,营造一流投资营商环境,推动宁波经济国际化进程。

2.健全开放型经济组织体系。完善市县两级开放型经济组织机构,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实力量,明确职责,理顺关系,优化服务,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加强开放型经济联动机制,巩固和发展外经贸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全面落实外经贸便利化措施,为基层和企业拓展开放型经济业务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外经贸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政企互动、行业自律、企业维权、业务促进等方面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全市开放型经济大局。

3.完善开放型经济增促措施。进一步优化外经贸政策结构,着力在进口贸易发展、重点市场开拓、外贸龙头企业培育、小微外贸企业帮扶、国际招商推进、境外营销网络和基地建设、重点开发区域建设推动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外经贸政策的针对性、互促性和有效性。加强外经贸政策绩效评估,研究出台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政策举措,争取扩大国家、省级外经贸扶持资金,务求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改进开放型经济考评办法,创新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外经贸业务考评标准,落实更加有力的奖惩措施,努力营造开放型经济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深化外经贸业务审批改革,继续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不断提高外经贸审批效能。

4.优化开放型经济服务环境。开展“全市开放型经济难题破解年”活动,加强对基层、企业和客商的常态化服务,着力破解一批发展难题。不断提高外经贸信息、法律、人才、融资、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水平,创新服务产品,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外贸、外资、外经、外包等业务增促互动机制,加强跨区域、跨行业外经贸合作,形成共享资源、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着力推动,创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总体水平

2013年,我市外资工作要强化基础,落实工作责任和激励措施,拓展利用外资领域和来源,创新国际招商方法和渠道,优化招商引资载体和环境,切实提升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

1.加大利用外资增促力度。坚持实施利用外资“一把手”工程,出台并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际招商工作的若干意见》,健全各级国际招商组织体系,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大对各县(市)、区和重点开发区域开放型经济目标考核和进度通报力度。建立全市重大外资项目“两级协调”和“三定推进”机制,即市及县(市)区分级协调,并实行定人负责、定期协调、定时落实。市级招商部门每月一次、市政府分管领导每季一次、市主要领导每半年一次协调市级层面重大外资项目。加强市及县(市)区国际招商机构建设,组建并发挥市国际投资促进局的重要作用,各县(市)、区、重点开发区域需配强、配足招商队伍,切实做到有人才招商、有经费保障、有政策激励、有项目招商。建立“大招商”格局。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国际招商。强化国际招商激励措施,开展全市国际招商工作先进奖和国际招商标兵奖等评选活动,增强招商人员薪酬、晋升等激励措施,对国际招商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引进特别重大外资项目有功者,给予特别奖励。

2.把握招商资源引入导向。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展国际招商领域。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项目招商力度,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传统产业高端项目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制定和实施若干个重点产业、行业专题招商促进计划,力争在优质重大项目引进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招商思路,加强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招商,研究实施世界500强投资宁波五年倍增行动,力争2013年引进世界500强6-8家。拓展我市国际招商领域,完善外资地区总部和功能机构引进措施。加强重大国际招商推荐项目收集、策划、储备和推介工作。优化招商引资市场结构,巩固东亚传统招商市场,增加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资份额,扩大优质、高端外资项目来源。

3.提升国际招商重要载体。继续发挥重点开发区域招商引资主战场作用,按照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集群特色明显、生态生产生活协调的原则,优化重点区域引资布局,提高我市产业国际招商水平。发挥城市功能区国际招商重要作用,力争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引资有新突破,扩大持续招商工作成果。提高重大招商活动组织水平,进一步突出“两会一坛”、境外宁波周、民企对接世界500强、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甬台合作论坛、甬新合作机制等国际招商活动的务实性、有效性。抓好部门协作、行会合作和市县联动招商工作,争取全年部门合办、行会协办和市县联办国际招商活动10场。提高“双引外”工作水平,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提质,引导民营企业主动承接境外资金、技术、项目和管理,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4.创新国际招商方式方法。加强与发达国家(地区)、国际友城、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先进城市商务机构等招商合作,争取招商人员互派挂职,寻求国际招商合作共赢局面。加强与我驻外使领馆经商处的工作联系,争取与30个重点经商处建立双向项目信息交流机制,扩大我市国际招商资源和成果。加强与国际中介机构招商合作,挖掘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和十大咨询机构招商资源,争取更多优质外资项目落户。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招商合作,拓宽国际招商信息来源。加强国际招商网络平台建设,精心办好中国宁波国际招商网,积极对接国内外重要网站,提高网络招商工作水平。

5.优化外商投资软硬环境。提高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活动举办实效,抓好外商投资常态化服务,推出更多优质服务产品,提高外资项目审批效率,破解外商投资企业用地、用电、环评、审批等难题,改善在甬外商生活环境。加大外商投诉协调力度,完善分级负责、限时调处工作机制,提高投诉案件办件率,维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

(三)进出并重,稳增促调,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稳健发展

2013年,我市外贸工作要着力稳定出口增长,扩大进口规模,做强外贸主体,优化产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防控经营风险,有效推动外贸又好又稳发展。

1.提高国际市场开拓水平。加强国际市场深度研究,做好信息传递、市场推介、政策咨询、风险预警等工作。引导外贸企业稳定欧日等出口市场份额,拓展北美、非洲、拉美、东南亚和中东欧等重要市场,提高各类新兴市场外销比重,优化国际市场出口布局。提高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新加坡展、墨西哥展等促展、办展水平,创办浙江进口商品展。加快澳大利亚、贝宁和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等常年展建设,支持甬企建立境外直销窗口、分拨中心和商业网点,办好网上宁交会、网上消博会、世贸通等外贸电子商务平台,为我市企业开拓进出口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2.推动进口贸易持续发展。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进口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强进口贸易工作领导和协调服务,健全联动增促服务机制。加大进口贸易政策扶持力度,深化“进口贸易升级行动”,加快平台、主体、商品、市场培育,提高进口贸易发展水平。出台全市进口贸易增促新措施,开展进口贸易便利化试点和推广工作,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商品进口给予便利通关通检等待遇。加快进口贸易平台和基地建设,支持宁波保税区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鼓励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县(市)区发展原材料、消费品等进口商品交易市场,办好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首届浙江进口商品展,打造进口常年展销平台,发挥梅山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的重要作用,扩大大宗商品、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装备、关键零部件、重要农牧渔产品、适销中高档消费品进口,争取铁矿砂、原油、煤碳、农产品等重要商品进口资质,进一步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不断扩大进口规模。

3.增强外贸产品竞争能力加快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进程,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力。实施出口质量工程,继续评选全市出口质量奖,推动传统出口产品转型升级,鼓励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的出口新品,不断增强我市产品外销竞争能力。抓好三级出口基地建设,办好鄞州服装、宁海文具、奉化男装、象山休闲装、北仑文具、鄞州五金制品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培育省市二级出口基地,促进宁波外贸重点产品集聚发展。推进五级出口品牌体系建设,鼓励更多企业通过创牌、购牌、租牌等方式扩大品牌产品出口。促进外贸产品研发设计工作,鼓励企业自办、联办境内外研发、检测、设计和认证机构,增强我市出口产品技术竞争力。加强外贸产品市场预警和摩擦应对工作,完善政府、行会和企业联动应对机制,培育和提升一批行业型、企业型国际贸易摩擦预警示范点。完善产业安全和预警机制,做好贸易救济和反制工作。

4.培育外贸经营精兵强将。实施“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加强市县联动,在政策扶持、出口退税、通关通检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打造20家左右总部型、供应链管理型外贸龙头企业,促使更多企业进入全国外贸500强行列,力争年进出口额超亿美元企业达150家。鼓励外贸企业建立内外对接的生产、创牌、研发和营销等体系,增强跨国经营和行业带动能力。培育一批外贸供应链管理企业,推动更多外贸企业向复合型业务方向拓展。实施“外贸育苗工程”,引导广大中小微外贸企业走专、精、强、特发展之路,在市场开拓、税费优惠、融资信保等方面提供有效帮助,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外贸“小巨人”。加大招商引贸力度,积极招引境内外采购总部、营销中心和进出口主体,重点做好跨国公司、央企、省企和全国外贸500强企业招引工作。组织促企稳贸工作,鼓励相关企业回流外贸业务。

5.挖掘多类贸易增长潜力。在巩固我市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加工效益,逐步向研发、设计、制造、物流、营销等环节提升。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和仓储优势,扩大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等进出口规模,提高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租赁贸易等业务水平。总结市场采购宁波模式试点并加以推广。积极探索和推进宁波进出口商品贸易物流改革示范区建设。重视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推动会展、旅游、文化、建筑、物流等特色国际服务贸易发展。

(四)抢抓机遇,拓展领域,进一步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2013年,我市外经工作要强化机遇和加快意识,加大推动力度,拓展合作领域,加强管理服务,扩大“走出去”成效,有效增强甬企跨国经营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1.打造“走出去”工作良好环境。积极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增强加快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战略认识,把加快“走出去”作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解决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强化“走出去”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走出去”工作责任,完善全市外经工作增促服务机制。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评选十佳甬企境外投资合作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走出去”实务培训。加强政策扶持,促进联动协作,调动各部门及行业协会工作积极性,共同打造 “走出去”工作良好环境。

2.拓展境外投资合作空间。引导我市企业赴欧美等地并购品牌、研发、技术、营销等资源,赴东南亚、南美等地区投资兴办生产加工项目,赴中东等战后重建国家承建工程项目,赴非洲、北美、拉美等地开发利用矿产、渔业等重要资源。推动境外项目集聚发展,培育甬企境外投资创业三大基地。重点培育中策尼日利亚工业园,争取在东南亚、东欧等地建立甬企境外制造加工基地,着力办好贝宁、澳大利亚等境外商品展销基地,认定和扶持一批甬企境外重要资源开发基地。扩大对外承包工程经营企业队伍,推动更多获权企业开展业务,招引国内重点外经企业前来落户,深化甬企与央企对外承包工程合作。做好援外物资采购、成套项目和培训工作。

3.加强境外投资合作服务。开展我市企业“走出去”意向调研,建立“走出去”意向企业和项目库,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推介和对接工作。完善外经大项目合力推进机制,及时破解甬企境外投资创业难题。办好我市境外联络服务处,搭建“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为相关企业提供信息、招商、融资、营销、法律、人才等服务。加强与境外政府和相关机构合作,搭建投资合作交流平台,获取更多“走出去”机会。重视外经人才业务培训,推动境外项目用工本地化,增强我市企业境外项目运营能力。

4.重视境外项目后续管理。加强已批境外项目跟踪管理服务,抓好境外中方实际投资和经营业绩统计分析工作,提高境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创新境外项目管理方法,探索在有关国家(地区)成立宁波商会,并发挥其在我市境外项目管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境外企业风险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管理规定,落实境外项目管理责任制,加强境外人员风险防控教育,增强境外项目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确保境外人员、财产等安全。

(五)突出重点,加快发展,进一步促使服务外包业务做强做大

2013年,我市服务外包产业要强化集聚发展,增强示范效应,加强外包企业认证和人才引进工作,扩大离岸外包业务规模,进一步提高服务外包业务发展水平。

1.推动服务外包集聚发展。加强对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园定位和规划工作,明确各园区重点发展业态,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差异化发展。争取设立我市服务外包核心示范区,办好省、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充分发挥服务外包重点园区集聚示范作用。鼓励发展特色服务外包集聚区,引导各地培育壮大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并积极申报省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引导各类服务外包园区搭建技术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外包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坚持不懈抓好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申报工作。

2.加大服务外包项目招商力度。突出服务外包项目招商重点,主攻重点国家、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提高服务外包招商实效。抓住我市建设智慧城市有利时机,招引国内外服务外包龙头企业来甬落户,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加强对国内服务外包企业50强和软件企业100强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踪招商。积极招引服务外包中间商,为我市引进更多外包企业、外包业务和相关服务。

3.力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发展。鼓励我市企业参加意大利数码展、东京动漫展等重要展会,参加服务外包业务对接活动,拓展离岸外包业务。深化服务外包企业资质认证推进工作,加强认证知识培训和相关政策推介,促进外包企业与认证机构合作,争取更多企业获得相关认证资格,为承接和发展离岸外包业务创造有利条件。完善离岸外包政策扶持措施,鼓励更多企业发展离岸外包业务。加强离岸外包业务统计工作,指导和督促相关企业及时、准确报送各项外包数据。

4.加强服务外包队伍建设。完善全市服务外包培训服务体系,办好市服务外包培训中心和培训基地,促使基地和企业有效对接,形成产学互动的良性培训机制。鼓励我市高校办好软件开发、计算机、电子商务、动漫、数字媒体等专业,为我市服务外包企业输送充足适用人才。招引国内外知名服务外包培训机构来甬落户,开展高端人才培训业务。抓好服务外包人才招聘活动,扩大引进境内外适用人才、中高级服务外包技术和管理人才。

(六)强化机制,合力推进,进一步发挥重点开发区域带动作用

2013年,我市重点开发区域工作要增强合力推进机制,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提高规划、招商、建设和管理水平。

1.强化重点开发区域建设推进机制。加强重点开发区域组织领导,发挥市重点开发区域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作用,统筹协调全市重点开发区域开发建设重大事宜。推动重点开发区域制定和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强化科学考评,加大激励力度,形成重点开发区域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使有关部门做好重点开发区域服务工作,加强重点开发区域要素保障,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推进特色区域集聚发展,吸引高层次人才向重点开发区域集中,营造合力推进重点开发区域建设发展良好环境。

2.完善重点区域规划布局。加强重点开发区域整体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的引领作用,促进开发建设相对成熟区域提升发展,促进开发任务重的区域早出成果,促进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成为新的开放开发平台。规范重点开发区域规划审批和管理,维护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开发区域功能和产业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同类低水平重复开发建设,促进各类开发区域持续健康发展。

3.提升重点开发区域产业层次。按照培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高新产业、打造国际品牌的产业发展战略,加快构筑我市重点开发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开发园区整合提升工作,推动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申报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促进杭州湾新区和余姚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重点开发区域办好专业产业园,办好杭州湾新区装备产业基地、宁波保税区光电产业基地、余姚经济开发区精密模具园、宁波高新区软件园和宁波三门湾新区的汽车电子产业创新基地,创建更多的特色产业园,增强开发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积极争取宁波保税区、梅山保税港区等区域申报设立自由贸易园区。

4.推进重点开发区域对外合作搭建我市重点开发区域国际合作体系,加快中外合作建园项目进程,提高国别(地区)园建设水平,推进欧洲工业园、德国装备园、中瑞生态示范基地、瑞典工业园等建设,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国际合作成果。加强重点开发区域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联系,争取引进建设欧洲中小企业园和日本中小企业园,并争取设立国家级产业创新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发挥甬新经贸合作机制的作用,共建甬新合作滨海新城。加强重点开发区域间及与县(市)区的合作,协同开展招商和产业培育,共享合作开发成果。

推荐访问:宁波市 对外经贸 工作总结 【商务总结】宁波市对外经贸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