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5篇

时间:2022-10-22 16:15:02 党史学习 浏览次数:

篇一:“四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其它】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人们像盼望春天那样期望 更好的教育。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师如何不辜负人民的期盼,大而言之,立德 树人,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小而观之,让每个孩子在校园中洋溢着幸福的 笑脸,教育的使命是这样的伟大而又这样的寻常。事业崇高,需要我们满怀激情 去追求;工作平凡,更需要我们去默默奉献。请让我们凭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诚,努 力为人民满意的教育添砖加瓦,使教育成为美丽绍兴的一个亮点。

  教育因幸福而前行,好学校要让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快乐学习。只有感到幸 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很难想象一个心态不好的教师能给予学生微笑 和幸福。作为政府、学校当应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维护教师的正当权益, 关心教师的生活,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充分享受这一职业的独得之乐和 幸福。作为教师当然也盼望有富裕的物质生活,但其实他们更向往精神的富有。

  教师的幸福

  感更多的来自职业的自豪感和事业的成就感。当他们用生命精心呵护学生的 成长,燃烧自己,点亮学生前行的心灯;当他们用自己的学识、修行开启学生的智 慧,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这种精神上的幸福感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替代的。多 少教师几十年如一日,过着清贫的生活,坚守三尺讲台,历尽艰辛,勤耕不辍, 但看到孩子们成长的快乐,心中涌动着欣慰和成就感,他们感到这种付出是幸福 的。正如柏拉图所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是在于心境。”教 师的幸福更多的是追求的满足。作为教育战线的党员,更应淡迫名利,以自己的 高尚品格去践行教育的理想,用自己的倾心奉献去感受教育的幸福。我们要永远 铭记温家宝总理的话:“当你选择了做教师,就是选择了幸福,选择了高尚,这就 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教师的幸福应建立在强烈的使命感和无私的奉献上,这就是 对教师幸福的最好诠释。

  使学生幸福健康成长,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 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学校更是责无旁贷。今天试问学生:你幸福 吗?可能不一定能得到肯定的回答。究其原因,当下学生的负担还是过重,兴趣爱

   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自主、自由的教学还没有完全形成。从这个现实出发, 要求我们须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让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深入师生心间,因 材施教,尊重、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身心健康的人 才。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观,抛弃单纯的考分论英雄、以升学论成败的错误观念, 形成发展的、相对的、多元的质量观。凡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的都应得到肯定, 让学生成为快乐的自己。要走“轻负高质”。

  王雪梅老师是雅礼心天中学一名语文老师,今年上学期任教两个初三班的语 文,还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任务相当于 1.5 个人的工作量,但她从没有 过怨言,从没叫过苦,从没放松过一天工作。每天她利用午休的时光一个人悄悄 地批改作业,备写教案;晚上她还在家里批改学生的作文。翻开学生的作文本, 那长篇的评语读来即让学生觉得温馨,又能有很多的启发。很多时候,她还约来 学生面谈写作心得与体会,就在这样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成长了,进步了,成 绩遥遥领先。有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幸事。

  她对学生的用心还远不止学习上的指导,在思想上、生活上她更是对学生关 怀备至。

  为了对学生多一些了解,多一些交流,她指导学生每天写感言,三年来一直 坚持着。而她也每天坚持批改,学生们快乐的事愿意与她分享,痛苦的事愿意说 给她听,迷惑的事愿意与她交流。她也极真挚地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极诚恳地解 决学生们的痛苦和迷惑。每天她总是尽量挤出时间与学生一起选读感言,分享共 同的感动与感悟。同学们总有热烈的回应,有时是激烈的争论,有时是感动得流 泪,有时则笑成一团。在这样快乐的的交流中,三年时光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同 学们也认识了一个个的道理,坚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她所带的班,班级气氛是 那样和谐,学风是那样浓郁,课堂上的眼神是那么专注,所以成绩是那么优秀。

  她还经常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学生。她常把自己带来的饭菜分给学生吃,她常 自掏腰包给困难的学生买学习用品,对生活困难的学生——如伍锡拥、彭咪等等, 她总是给与很多的鼓励与帮助,使他们懂得自强不息,懂得用知识去改变命运。

   她经常家访。这对一个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繁重的老师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可是她做到了。廖锋同学因为性格内向,不敢面对学习的竞争,选择逃避,王理 智慧同学因为家庭的溺爱,形成了任性,为所欲为的性格,作为向家里的要挟, 随意地旷课(转载 于: : 党员教师微党课小故事讲稿)。王雪梅老师多次到这两 名学生家中去家访、劝学。当学生执意不来学校时,她又每周到学生家中去一次, 送去学习资料,送去同学们写的信件,鼓励学生不要放弃学习。王雪梅老师的这 种关爱令家长十分感动,每次家访后王理智的奶奶总流着眼泪送王老师走了一程 又一程。这两名学生也最终走进了中考的考场。

  王雪梅老师就是这样一名优秀的党员,优秀的老师,她对工作激情满怀,她 对学生严爱相济,她的工作卓有成效,她的爱给了学生腾飞的翅膀。

  5 年前,一脸稚气的我背着双肩包走进师范大学,在那里,严谨的校风,严 格的基本功训练,让我明白了教师这两个字眼的深刻含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5 年后,我已然身着制服,走上这三尺讲台,走进钱江南麓的校园——崇文。在 校园中,有一群心怀梦想的教育者。他们用智慧书写教书育人的篇章,用爱撑起 孩子成长的天空,用执着丈量着成长的高度,用细节诠释着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 内涵。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崇文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浸润下,在崇文书院的催化中, 通过师带徒的传输,我在崇文这片沃土上绚丽绽放!

  在崇文的校园里,名师工作室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一、二年级的语文教 师在俞国娣校长的引领下,践行低段语文教学协同的理念。和蔼可亲的杨薇华老 师总是如约而至,和低段数学教师一起探讨如何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中高段数 学教师在朱乐平特级教师工作室、徐卫国思维训练工作室的各项活动中深挖教学 内容,翻转数学课堂,实施课题研究(转载于 : : 党员教师微党课小故事讲稿)。

  一堂堂精彩的课在崇文校园中演绎,幸福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这些年轻老 师。一次次精彩评课,一个个观点碰撞,让我们对文本,对课堂有了新的认识。

  听总不是最过瘾的,接下来我们便会在自己的课堂上试一把,这一试中便有了新 文章,我们更清晰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对症下药中我们便有了新的进步。就这

   样,大师的风采,名师的精彩,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成了我们模仿的对象。

  阅读令崇文人散发着由内而外的魅力。每周三我们在崇文书院相约,相约品

  味书香、相约提升教育素养、相约领略名师的风采。在这里,一杯香茗,一本好 书,让我们在繁忙工作之余,找到一份惬意和清静。崇文书院还是一支担当社会 责任,奉献青春力量的队伍。每逢学校大型活动,作为志愿者的我们总在那里。

  我们哼着歌一起打扫学校阅览室,直至夜幕降临,让劳动变得如此轻松有趣。我 们在大雪过后清扫校园积雪,共享冬日温情。我们将爱心和陪伴送去唯康老年公 寓,让那里的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师傅的指导。每次公开 课前,师傅总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帮我备课。试教的过程很辛苦,但只要看 到教室后面那为我鼓劲的眼神,再难再累我也会咬牙坚持。当光环降临,当我被 掌声和鲜花包围之时,为我喝彩呐喊的也是她。感谢崇文师带徒替我早早地拨开 事业起步时的迷雾,感谢崇文校园中那些无私的前辈教师们,他们用智慧引领着 我在教师路上不断前行,他们用爱让我对教师这个岗位饱含热情,他们用真诚教 会我如何甘为人梯。

  在崇文,我们一直生活在幸福中,专家的专业引领,师傅的谆谆教诲,同事 的相互扶持都给予我们莫大的前行动力。这里有辛劳,这里很忙碌,但我们 热爱崇文这片沃土,它丰盈我们的教育梦,照亮我们的前行路。在这片沃土之上, 我们将一直与同伴携手共进。

  

篇二:“四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工匠精神形成的历史阶 段,这一时期的工匠精神有着特殊的时代“印记”。我国现在所提倡的工 匠精神的核心在于提高产品的品质,侧重于追求产品的“精益求精”,即 完成产品从“有”到“优”的过程。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 工业基础薄弱,工匠的任务侧重于首先打造出产品,工匠精神主要在从 “无”到“有”的过程中展现出来。那么,这个时期的工匠精神,处于生 产方式的剧烈变革之中,主要完成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保家卫国的任务。探 索该时期的工匠精神,对于我们补充完整工匠精神的历史发展图谱以及为 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继承、创新和发展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四重转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是一个崭新的工业建设时期,在这个阶段我国进行了巩固人 民民主政权、改造工业和手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加速推进工业化、 追赶世界新工业革命的“脚步”等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工匠群体自身发 生了显著变化,这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工匠精神形成的必要条件。

  (一)工人阶级执政提升了工匠的社会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从被压迫、被剥削者 变成了国家的主人,相应地,作为工人阶级主体力量的工匠也完成了从旧 社会被迫劳动到积极建设新社会姿态的转变。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封建专 制的政治、经济制度造成工匠社会地位低下,“工”排在“农”之后,他 们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古代科学技术主要是通过手工业获得发展,手 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现在广为赞扬的古代工匠精神主要彰 显于官营手工业创造的成果。官营手工业的生产者一般是被官府控制的匠

  —1—

   人,身份地位低于平民;民间手工业者不仅要为生计劳作,还要缴纳赋税, 政治地位低下,这种情况决定了古代的工匠不能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进行 自由的生产劳动。在近现代,机器大工业极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手工业, 工匠则成为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被具有不可抗拒力量的轮子碾 压着①,成为为资产阶级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毫无经济和政治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深受剥削和压迫的工人阶级一跃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政 治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再作为独立的生产者存在,而是兼具 生产者和建设者两种身份。相应地,工匠群体也充满了精神力量,各行各 业的工匠们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建设国家而奋斗。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 立之后,生产资料变成公有制,工匠的劳动成果不再被私有制下的个人剥 削,而是由联合的劳动者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劳动是为造福国家和人民, 这就大大激发了工匠们无私奉献的热情。工匠的政治经济地位和社会心态 的转变让该时期的工匠精神“脱胎换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风貌。

  (二)传统手工业转为现代工业改变了工匠的身份 从整个世界工业进程看,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是与世界各国发展方 向基本一致的过程,这种转变在国家间的区别只在于速度的快慢,以及有 无出现曲折和倒退。由于现代工匠群体强烈依附于工业的生产方式,因此, 这种转变使工匠的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旧中国并没有大规模的机器工 业,而“手工业生产门类极多,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社会商品生产的主要 形式,构成了传统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②,“迄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手工业仍然是中国社会商品生产的主干”③。这就造就了数量庞大的传统 手工业工匠群体,他们的劳动方式以手工生产为主。二三十年代之后,尤

  —2—

   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逐渐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现代 化的机器生产方式大大压缩了手工业生产的比例,机械化生产者代替了手 工生产者,传统手工工匠也逐渐变成能使用和操作现代化机器的工人。工 匠身份的转变也改变了传统工匠精神的一些内涵。传统手工业主要使用人 力或畜力,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工匠生产十分依 赖自然且分工比较简单,加之许多手工行业都是世代传承,工匠们一生只 需要把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这有利于制造出精致、优异的产品,也有利 于赋予手工产品以更多的人文意蕴。而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具有规模性和 效率性,分工十分复杂,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由生产方式刺激而产生的 大规模的社会需求。现代工匠们往往只负责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很少 有人能完全掌握整个生产流程,这就容易使他们形成单一的生产意识。另 外,现代机器生产所消耗的资料并不都是直接从自然获取的,很多都是其 他行业制造出来的产品,这有利于“单一生产意识”集合。因此,不同生 产方式下产生不同的工匠,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也有所不同。

  (三)体力劳动转向技术劳动改变了工匠的劳动方式 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型工匠的劳动方式几乎都是体力劳动或者是艺术劳 动,各行工匠之间的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体力劳动强度的大小和技艺的高 低。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种劳动方式的性质有所变化,体力劳动 型工匠开始向技术型工匠转变,经验开始为科学技术所代替。然而,这种 转变并不是彻底完成了的,而是一种趋势,这恰恰符合了那个时代的背景。

  新的工业革命突破了以往的工业生产方式,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产生了一 批技术人员和高科技研究人员,他们不再需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业生产劳

  —3—

   动,转而从事脑力劳动。例如,从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在航空、原子能和 生物技术等领域,我国一大批优秀的大国工匠“群星闪耀”,为我国打造 了众多世界“第一”,相对于一线劳动工人,他们为国家贡献的更重要的 是脑力和心血。加之,现代社会生产和管理日益结合在一起,即使还在工 业生产一线的工匠,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会负责管理一些生产环节,例如, 担任生产小组组长,这就需要他们在生产中既要从事体力生产劳动也要从 事管理型生产劳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展了以机械化半机械化、 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为核心的技术革新运动,主攻方向是使手工操作实现机 械化、半机械化,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既做到了紧密结合当前生产, 又做到积极地向高级、精密、尖端技术进军①。这项运动使大批的工匠从 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改变了许多部门的生产面貌。工匠劳动方式 的转变使工匠精神的内涵得以拓展和深化。

  (四)工业化体系逐渐开放拓宽了工匠与外界的交流途径 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对外交往主要集中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国 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也影响到了工匠与外界的交流。起初,我国也 不是独悬于世界之外发展工业的,而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当的 技术引进。从 1949 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曾 4 次集中引进国外技术,技 术引进被当做填补中国现代产业空白、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一条捷径②。

  整个 50 年代,我国先后与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引进项目合同。项目与 技术的引进同时也包含专家人才的引进,苏联援助中国的时期,大约派遣 5400 名工业企业部门专家③,同时,我国也成批派出人员到苏联和东欧 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例如,中苏双方签订 156 项援建项目,苏联给我

  —4—

   们提供贷款和工业援助,项目中多数重要岗位的生产技术人员,如总工程 师、车间主任、关键工段长都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就成批被派往苏联对口工 厂进行培训④。这种国际间的工人流动创造和改变了工匠与外界的交流途 径,也使我国工匠精神和国外工匠精神有了对比和借鉴。在原来纯粹的手 工业生产时期,工匠无法也不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有些出于行业竞争的 需要还隔绝交流,即使是在需要手工生产合作的行业里,交流也仅限于行 业内部,工匠们就只能专心扑在自己的工作上,专注认真,但也缺乏国际 视野;机器工业生产时期,工匠们都是生产环节上的一环,进行最多的是 生产过程中的交流,或者是与国内不同地区同行人员的交流。但当与外界 接触之后,我国的一些工匠看到了国外工匠的劳动方式,从而体验到他们 的工匠精神以取长补短;看到了自己所在行业在国家乃至世界工业体系中 的位置,从而磨炼出一种国际视野、国家情怀;看到了我国在工业上的落 后,从而激发了发奋图强的决心。

  二、技艺与境界相统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 精神是有传承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匠精神继承了传统工匠 精神的核心内容,并在特殊的时代条件下增添了新的内涵,包括爱国、担 当、合作、精制、创新精神,其中,爱国、担当、合作是工匠的精神境界, 精制、创新是工匠的价值追求,这些精神互为条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爱国敬业、服务人民的工匠爱国精神 爱国敬业、服务人民的工匠爱国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 的主题,这一精神贯穿在工匠担当、合作、精制、创新精神之中。工匠的 爱国精神并不是一种对工匠技艺的要求,而是工匠的一种精神境界。因为,

  —5—

   其一,每个工匠都是属于某个国家的,作为一个国家的成员,爱国是工匠 的自发情感;其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家要动员全体劳动者 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必然要求工匠们爱国家、爱社会主义,而工匠们 也只有具有爱国精神,才能全心投入生产,立足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 努力地壮大国家力量。另外,爱国敬业和服务人民又是统一的。一般工匠 们从事一份劳动,往往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社会报酬,满足自己的生存和生 活需要;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些工匠看似取得了耀眼的成果,但是他们的 出发点也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物质回报,在精神境界上很难谈得上是为了服 务人民。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杰出工匠则有所不同,但凡取得杰出 成就的工匠,都有大情怀、大格局和大担当,都怀着一颗报国心,立志为 祖国争光,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果发挥最大的社会作用,为人民做出更大 的贡献。无论是我们所熟知的“xx 精神”“螺丝钉精神”“铁人精神”,还 是“红县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红色精神,都浸润着我国优秀工匠 们爱国家、爱人民的政治本色和忠于职守、坚守岗位的职业操守,彰显着 我国优秀工匠们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工匠担当精神 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工匠担当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 的动力源泉,成为激励我国工匠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本来是“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和本质,后来这种优良传统得以继承,成 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在工匠身上,自力更生、发奋图强集中体现的是 一种担当精神,它能促使工匠们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在社会主义事业 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劳动不仅是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手段,而且还是

  —6—

   和国家、民族利益密切相关的,从而产生为国家、民族付出的冲动,形成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干劲。自力更生是奋斗的逻辑起点,因为社会主义 建设初期,我国工业比较落后,尤其是在苏联撤走所有专家之后,剩下的 “摊子”需要我国独立撑起。这种情况下,我国工匠勇担大任,取得了一 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例如,我国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完成了“两弹一星” 的研制等等。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创造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果, 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世界空白”,而大桥开始建设之前,苏联撤走专 家,在最困难的日子里,筑桥工匠们白手起家靠肩扛手挑,完成了这座“争 气桥”①。“两弹一星”是我国工匠精神的重要表现,面对帝国主义的核 威胁和核讹诈,为保家卫国,广大科研工匠培育和发扬崇高的担当精神,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鼓 舞了中华儿女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信心。

  (三)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工匠合作精神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工匠合作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 的内在要求。从传统手工工匠的劳动过程来看,互相学习和帮助的行为似 乎集中存在于学徒和师傅身上,我们很难看到同行业之间工匠们相互学 习、相互帮助,反而相互封锁、以邻为壑。但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就改变了传统的工匠的交往方式,他们开始互相合作、 互相帮助。虽然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旨在通过竞赛的形式提高工人们劳动的 积极性,但是它强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②。

  在一个部门中,总是存在着技艺比较先进的工匠,他们的劳动生产率较高, 但是他们秉持共同提高的原则,帮助后进,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工匠学会他

  —7—

   们的技术,原来属于个人的先进生产力就快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这就能 极大促进整个社会的生产水平。例如,我国工匠的典范———马恒昌工 作小组,从 1950 年至 1978 年,29 年累计完成了 43 年零 10 个月的工 作量,靠的就是互相帮助的精神③。这个小组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妨碍提 高生产的行会观念,全组成员在生产上互相帮助,亲密团结,把高度的劳 动热情和钻研技术相结合,改进生产工具和劳动组织,提高了产品的产量 和质量,成为全国先进生产小组的县帜①。这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工 匠合作精神,充分发挥了工匠们的劳动主动性,最大地发挥了他们的专业 技能,激励了他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贡献出丰功伟绩。直至现在,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环境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匠的这种在 竞争中合作的精神,仍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制精神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制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 的基本内涵。从工匠精神的图谱来看,不管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工匠精神还 是西方社会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始终都是工匠精神的最根本的特征,社 会主义制度下的工匠精神也具有这项基本属性。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内含 着敬业乐业、专注专一的品质,主要是指工匠在制造产品时的一种追求完 美的态度和责任心,通过不断打磨细节,使之更加完美②。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工匠身份和劳动方式的转变,这种精致精神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它 不仅通过工匠造物的方式表现出来,更通过技术型工匠的技术生产表现出 来;它不仅要求打造出精美物品,更要求技术臻于完美。例如,王启民从 王进喜手里接过 xx 油田的“接力棒”后,“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研

  —8—

   究怎么开发好 xx 油田”③。为了使油田持续稳产高产,他力求完善油田 开发方法和配套的工艺技术,为了画一张高含水期地下油水饱和度图,他 收集了近一万个数据,花了 10 年时间实验。后来,他不断更新自己的技 术,为 xx 油田实现持续高产高效开发做出重要贡献。又如纺织女工郝建 秀,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摸索出“细纱工作法”,经全国推广后 大大提高了我国纺织工人的工作效率;建筑工匠小组张百发钢筋工青年突 击队始终坚持用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取得超额完成建筑生 产任务的成绩,13 年间,平均工作效率达到国家定额的 163.85%,优质 品率达到 97.8%,并为国家节约钢材 60 多吨④;等等。精致精神以一种 激励工匠不断超越自身的激励因素,促使工匠不断取得进步,并为工匠创 新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

  (五)刻苦钻研、技术革新的工匠创新精神 刻苦钻研、技术革新的工匠创新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 的核心之一。创新是工匠精神核心内容的一部分,杰出工匠制造出的产品 之所以价值较高,一个重要因素是工匠的创新能力使它具有差异性、独特 性和独创性。当个人或群体的生产技术达到社会的平均生产技术水平时, 质量层面无法创造出差异空间,那么创新品质就成为必然要求;当现有工 具的使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时,生产需求却仍得不到满足,那么创 新工具就成为必然要求,等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新精神就在我国 工匠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当时,我国发展工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我国 的生产资源有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提高生产率;二是,从国外引进的 技术和经验,需要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因此,我国就在各个行业开

  —9—

   展技术革新、技术运动和先进生产者运动,一大批优秀的工匠涌现,他们 爱国敬业、刻苦钻研,积极从事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为国家创造了大量 的财富。例如,王崇伦研制出“万能工具胎”,将车床加工功效提升 6 至 7 倍;倪志福创造了“倪志福钻头”,大大提高了钻头的使用性能和切削 寿命,在国内外切削界引起重大反响;马学礼研制出高速“套料刀”,效 率比原来的苏式工具提高 6 倍;苏广铭、孙茂松、盛利、傅海泉发明出 新刀具,提高了我国金属切削能力;黄荣昌、王全禄创造的木工机械的推 广,推动了我国木工机械化的进程等等⑤。这些优秀的工匠不满足于现状, 刻苦钻研,以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让我国在工业领域的某些方 面取得了“跨越式”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贡献了力量。

  三、精神与物质的“互动”:工匠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先进的社会精神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工匠精神代表了工匠文化 的精华,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 不管是在促进物质生产上还是在发挥精神引领作用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为保卫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全创造了物质基础 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在保家卫国上,物质力量始终是最基本 的“硬实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工匠精神为保卫新中国的 安全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迫切需要稳定的发展环 境,然而,仍有国民党残余势力与新生的人民政权对抗,从事破坏活动;

  国际上有妄图称霸世界的美国,它坚持与中国为敌,对新中国政治上进行 孤立、军事上进行战略包围,甚至直接参与对新中国的军事行动。中苏关 系破裂后,我国还受到苏联的军事威胁,期间还要应对与周边国家的冲突。

  —10—

   这些都对我们的人民民主政权和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也严重危害着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政治孤立和核威胁。核武器 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拥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威慑力,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我国曾多次受到美苏的核威胁,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和平发展进 程。在这种情形下,我国工匠勇担大任,不仅研制成功了导弹、坦克等常 规武器,更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氢弹等战略武器,将我国的军事影响力提 高到了世界级水平。军事工业的进步也带动了煤炭、石油、交通等重工业 部门的发展。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工匠怀抱爱国担当和创 新精神,实现了众多产品和技术创新,使一些行业的生产效率超过国外的 先进水平,他们为我国打造了众多个“第一”,显著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 力和政治影响力。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提升,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 展营造了一个相对和平和稳定的环境。

  (二)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纵观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程,从 1953 年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至 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完成了四个五年计划。虽然中间有国内政治、国际形 势等因素干扰,我国的工业发展经历波折,但工业产值总体是呈上升趋势 的,尤其是我们完成了成果丰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取得这些成就的 精神力量主要可归结为政治领导力量和精神动员力量,而工匠精神就是一 股庞大的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工匠精神 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中介就是工匠的实践活动。首先,工匠的爱国 和担当精神撑起了我国社会主义初期工业化建设的精神“脊梁”。他们肩 负着国家、民族的重任和时代使命,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以自己的知

  —11—

   识和技能为国家打造出优秀产品,为国家摆脱一贫如洗的状况不懈努力。

  其次,工匠的合作精神让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具有协调性和融合性。

  合作本来是内含着包容性,也高于竞争。当我国在接受苏联援助时,在引 进外国设备、技术时,我国工匠都能以一种包容的心态,虚心学习,取长 补短,又能在生产中互帮互助,这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生产技术的作用。

  最后,工匠的精制和创新精神让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跳跃向前。创新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工匠身上的“不 服输”、不甘落后的精神,激励着他们不断创新,所取得的创新成果,缩 小了我国与国外的技术水平差距,甚至还让我们在某些领域超越了它们, 这使我国的工业建设跨步向前。

  (三)塑造了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的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就指出,劳动模范 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 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①。由此可见,党 和政府对先进模范的评价非常高,将他们放在代表先进生产力、连接党和 人民的重要位置。当时的劳动模范群体的范围非常广,包含很多行业,产 业工人群体也在其中,自然而然,工匠群体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代表, 工匠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秀组成部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 放前,我国时局复杂,有战争,有改革,有自然灾害等。在这种复杂的情 势下,要稳定全国劳动人民的心态,并使其凝聚起来共同进行建设,需要 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工匠精神就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一个 优秀工匠往往能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一个优秀工匠能够激励一个行业乃

  —12—

   至整个社会的劳动者奋斗。例如,建国初期的孟泰和赵占魁等工匠,他们 身上体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匠担当精神,就促使愈来愈多的 工人抛弃旧的劳动习惯,鼓舞了广大群众以当家作主的姿态和饱满的政治 热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在国民经济遭遇困难时期,王进喜发挥“铁 人精神”,展现了中国石油工人的硬骨头,不怕困难、钻研创新,结束了 我国石油靠进口的历史,增强了人们的信心①;即使是在“文革”时期, “四人帮”在思想上造成混乱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了像王启民、高金颖等 优秀工匠②,他们身上展现的工匠精神为那个时期的劳动群众树立了一面 坚定的精神县帜,稳定了人们的心态,指引着劳动群众坚定走正确道路。

  四、结语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 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匠精神是该时期工人劳动的一种精神境 界和精神状态,它与古代的工匠精神相比具有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它与现 代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工匠精神相比具有更先进的特性。工匠精神兼具有职 业素养和社会政治意识两种属性,从后者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 工匠精神的生长土壤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这决定了我国工匠在生产中的地 位和生产产品的分配方式与私有制下的不同,因而,由此产生的工匠意识 也是不同的。所以,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把工匠精神放在 社会意识形态的视野中考察是应有之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我国 一种新的工匠精神形态的形成时期,考察该时期的工匠精神形成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背景,对于科学准确地剖析该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产生的 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匠精神对新时代

  —13—

   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并发挥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从我国建立社会主 义制度开始到新时代,工人的政治地位没有变,工匠的身份、劳动方式和 与外界的交流方式也没有发生质的变化,那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工匠精神产生的种种影响和作用在新时代依然有其价值。在新时代,我们 要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发挥其引领形成劳动光荣的风尚和精益求精的风 气的作用,为打造“制造强国”贡献精神力量。

  —14—

  

篇三:“四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四史”主题学习教育 学党史

   前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四史”可以坚定 党员的理想信念,激发斗争精神,肩负起责任和担当。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挑战,我们在“四史”学习中反思 自己,把工作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从而推动党员 干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从而把学习着重落实到解 决群众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的幸 福感和获得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学习四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党史、 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是党 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

   谢谢!

  

篇四:“四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党课讲稿:党员干部如何学“四史”?关键要做到“四学”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历史、总结 历史,善于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治国理政方略和智慧的政党。在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发展历程中,研读历史、总结历史、借鉴历史,已 经成为党的一个光荣传统。

  今年 1 月 8 日,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 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总书 记关于学习“四史”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长效机制的新部署,也是对传承与弘扬我们党优良传统的新 要求。5 月 9 日,上海市委“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举行会议,市 委书记李强指出,要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 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 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历史学习中的“四知”与“四不知”

  长期以来,在中央的要求和指导下,全党范围内已形成了

  学习研究历史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成为党员干 部的新时尚,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文化素养、历史思维能力都有了很 大的提升。但是,历史博大精深,学习永无止境。从以往的学习情况

   来看,对标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新要求,在历史学习上仍然存在一些不 足和短板,需要在深化“四史”教育过程中加以克服。

  一是知当下不知过往。主要表现为对最近几年、几十年的历史比 较熟悉,但是对年代稍微久远一点的历史相对陌生;

  对亲身经历过的本地区历史比较熟悉,但是对没有经历过的、外地的、 全国的历史相对陌生或比较模糊。例如,上海的党员干部对近 30 年 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感同身受,但是对近代以来党在 上海的战斗情况,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史就不一定很清楚。这种 状况与中央深化“四史”教育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在实践 上制约党员干部历史视野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主要表现为只是被动地接受历史事实 和历史结论,缺乏对历史发展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深入思考,在学习中 往往表现为人云亦云或不知所云,对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不做深入的梳理和研究。例如,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 既不能走封闭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只能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路的正确抉择理解不深不透,不善于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 70 年的

  实践中,以及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论证其必然性,更不善于把这 个问题放在社会主义 500 年发展历程的宏大背景中,去寻找其发展的 历史逻辑。

   三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是各种 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恩格斯“历史合力论”所 阐述的那样,历史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 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 为它所成为的那样。因此,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结论,只有 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考察方能得出科学认识。面对浩如烟 海的“四史”知识海洋,有的党员干部或因学习时间有限,或因学习 方法不当,或因学习能力尚待提高,达不到全面、系统、完整的学习 要求,学习中难免存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现象。

  四是知其表不知其里。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经 验教训,总结发展规律,为现实工作服务。以党史为例,总书记曾经 指出,党史研究就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 动中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然而在学习的实践中,存在 发现不了蕴含在历史表象下的深刻道理,不善于从历史的客观事实中 去挖掘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达不到学习目的的现象。

  问题背后的“四化”现象

  出现以上不足和学习短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纳

  为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学习的态度有问题,学习表面化。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 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石。在以往学习中,态度上的问题主要

   表现在:一是满足于对相关历史一般性的了解,以走马观花、心不在 焉的态度对待学习,突出特点是对重要的史实或史学理论停留在泛泛 而学、浅尝辄止和一知半解的层面;

  二是学而不思,思而不深,不愿下苦功夫学,甚至是为了装点门面、 装装样子而学,为了学而学,缺少学习的内生动力。

  第二,学习的方法有问题,学习碎片化。其一是学习时间的碎片 化。除了一部分从事专业研究工作的人员之外,大部分党员干部只能 从工作之余、周末假日、出差途中、开会间隙中“挤”出一点学习时 间,无法满足历史学习对连续性、成片化的时间要求;

  其二是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大部分党员干部因专业背景和学习条件的 限制,无法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研读,学习的临时性、随意性比较突 出,对相关史实的掌握没有形成相互联系、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而 是呈现出彼此割裂、互不联系的点块状。

  第三,学习的目的有问题,表现为学习庸俗化。一是学习的途径 上,有些人不是通过学术讲座或学术论坛等专业渠道获取历史知识, 而是偏重网络平台、街谈巷议甚至口口相传等途径;

  二是学习的载体上,忽略正规出版物和权威部门提供的历史读物,而 是热衷地摊文学、追捧影视作品、偏好野史传奇等,

  对历史研究的前沿信息掌握不及时,缺乏权威性。三是学习内容 上,对历史的学习满足于一般性的了解,没有抓住党史、新中国史等 历史的本质和发展主线。

   第四,学习的方式有问题,学习形式化。深化“四史”教育,就 是要通过常态化的学习研究,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在学懂 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达到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锤炼党性修养, 增强工作本领,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目的。但是在实践中,时 常发生学习场面轰轰烈烈但缺少实质性内容,表面刻苦实则心不在焉 的现象,这是形式主义在历史学习中的具体反映。

  克服“四化”现象应坚持做到“四学”

  避免“四史”学习中出现以上问题,可从做好“四学”抓

  起。

  一是坚持全面地学。研读“四史”应坚持在大历史观的指

  导下,充分激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阔视野,把 40 年的改

  

篇五:“四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关于四史党课讲稿

  关于四史党课讲稿 幼时只一知半解地跟在长辈身后,听他们讲那战火和鲜血染红的革命岁月。

  即便自己也唱着“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却并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危机。

  当和外公一同回顾新中国成立之时的视频,对于他每每听到毛主席在天安门 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而流下的热泪,那时的我只能扬起疑惑的 脑袋。而他总说:“孩子,当你大了,你会懂得家与国,明白**和人民”。于是, 我便盼望着长大,好去亲自感受那些硝烟战火中的人影。

  一、岁月犹可待,经典永铭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岁月沧桑巨变,却抹不去幼年埋在心中的小小种子。我又开始重温时代经典,在 党与国的历史中摸爬滚打,但又举步维艰。那些厮杀声和奔腾声越来越大、越来 越清晰,声声惊雷在我的耳畔炸起,阵阵的颤栗感蔓延到每一个器官,久久不能 平息。泥土、血浆、炮灰混合在一起,点染在战士们的脸上,斑斑驳驳侵入他们 下陷或破裂的新伤旧疤,透过泪水,我却看到他们无畏而灿烂的笑容。

  那些鼓舞人心的宣誓词、冲锋曲、红色经典的词句篇章都像长满倒刺,简单 的一字一句,一个音符一个韵脚,已是一生一世的描摹,扎得我泪流不止。沉重 的庄严感压垮了我,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让我为之倒。浙江嘉兴南湖上的红船, 风雨中飘摇却又坚韧不拔地挺立,那红色点燃了中国**光明的前程,历经打磨而 越发光亮如新,经久不衰。草地雪山,吓不住红军战士的赤胆忠心,山高水远又 如何?不过是“浪”“走泥丸”,待佳节又重阳,仍可一同赏遍“战地黄花”“如 血残阳”,笑谈“还看今朝风流倜傥”。字字句句,像黄河决了堤,滚滚奔涌而 来,奏响了“大合唱”。经时光之洗练,吾辈青年也应当踩着前辈们的血的脚印 前进,“重走长征路”,将延续下来的光,变成隽永的亮。

  二、深思爱国志,吾辈当自强 可如今我们讲爱国,说为人民奉献,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 们将自己的格局放得很大很大,可我们却不曾深入而纯粹地去品读“四史”,不 曾深思当今的繁花似锦是多少淹没在岁月中的同胞的呐喊和挣扎换来的。

   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不够踏实,不够笃定,仰望星空不知脚踏实地。多少 人尸位素餐,好行小慧,面对 iphone12 盲目跟风却将斗争得如火如荼的中美贸 易抛到九霄云外。针对别国的不当行径却只能当当屏幕后吐口水的“键盘侠”, 一转头却将“抖音”“快手”等小视频刷个热火朝天。吾辈青年讲“知行合 一”,却将它停在一个“纸上谈兵”的空口大话上;

  谈“实事求是”,却难逃夸大其词的自我屏障。好像我们只会望着“诗和远 方”的美好光景,却不肯从“眼前的苟且”出发。这如何称得上少年郎的“风 骨”?

  三、细研品“四史”,来者犹可追 品读经典,光亮人生,“四史”究竟能教会我们什么?而我们又为什么一定要 去细细研磨“四史”? 《诗经》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人如此,其实一国亦 如此。愈加打磨研读,革命岁月的醇香便愈加明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把握时代的走势,明晰历史 大势,那些伟人的血与肉便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名字 便不再只是一个名字,诚然,他们镀着光,镶着金边,可他们更是贴近民众的好 战士!精诚的热血洒在天地间,每一个身处水深火热的劳苦人民都看得到。每一 个这样的他们,都有故事。那些故事如坚硬的砾石,拒绝被打磨圆润,沉积在历 史中,筑成一道大坝,教育、启迪、鼓舞着我们这些后来者。“沧海横流显砥柱, 万山磅礴看主峰”,这些“精神食粮”凝聚着无法预知的强大力量。

  四、传承中华魂,铭记历史训 中国人讲究传承。读“四史”,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 思主义”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从“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 从“科教兴国”到港珠澳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向青草更青处 漫溯”。我们看到、品到的是只属于中国人的“一船星辉”,代代继承,口耳相 传,有的简明易懂,有的稍显晦涩,有的显焕一点,而有的则暗淡一点,唯一不 变的是都能让我们领略到革命精神的真谛。

  来源:*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 们及时删除。

  

推荐访问:党课 讲稿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