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本论》的读后感悟4篇(全文)

时间:2023-08-26 19:25:03 读后感 浏览次数:

读《资本论》的读后感悟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资本论》的读后感悟4篇,供大家参考。

读《资本论》的读后感悟4篇

读《资本论》的读后感悟篇1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关于《资本论》的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基础,以资本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剩余价值作为研究的中心,以资本内在矛盾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科学叙述方法的指导下,整个理论体系通过矛盾形态演化、范畴演进和规律转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目。而且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承认。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2年12月21日发表的文章《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文章中承认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影响力。文章中一些论断还是客观的,给人启发的。文章讲到了1999年,BBC评寻千年伟人”,卡尔·马克思名列榜首,而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则分列二、三、四名,表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位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尊重。”文章明确指出:“马克思在许多方面都是正确的:比如资本主义的许多问题、全球化和国际市尝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思想的方式等。马克思很有先见之明。”“马克思遭到了误解。东欧和前苏联实行的共-产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扭曲。”“请你务必丢弃前苏联和东欧实施的共-产主义,但千万不要丢弃马克思。”“这位伟人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都是正确的,他应该得到更多的承认。”文章说:“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人数日益减少的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许多假设、分析的特点和思维习惯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领域都广为流传。”由此,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伟大。

读《资本论》的读后感悟篇2

  资本论第一卷总结: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实质,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其上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价值大小靠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货币是用来衡量其它商品交换价值的特殊的商品。用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称为价格。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媒介,支付手段等功能。商品流通形式:商品-货币-商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资本主义生产的形式是:货币a-商品-货币b。其中货币b>货币a,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就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投入生产中的货币。剩余价值的来源是雇佣工人的无酬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有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只有出卖自己劳动力才能生存的"自由"的雇佣工人的存在。资本家的预付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其在生产过程中并不发生增值,可变资本是用于雇佣工人的资本,衡量工人被剥削的指标就是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资本家雇佣工人付出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即维持工人生存和再生产所需的生活资料,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比工作日的长度短,多出来的工作时间就用来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提高剥削率的手段:延长工作日长度,提高劳动强度以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也会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再生产是指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消费,而扩大再生产即资本积累是将剩余价值再投入生产,扩大了资本规模。资本集中是将小资本家手中的资本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都会减少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例,也即使劳动力相对过剩,制造出产业后备军,这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强行分离的过程,充满血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为建立一个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的公有制社会奠定了基础。

  我的问题:

  1.工人得到的工资是按其劳动力价值,即生产维持其生存及再生产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必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价值。但为何现实中工人之间有那么大的收入差异?

  马克思指的是平均值,但这又有一个问题,既然有那么多工资高于平均值的人,自然也有很多(甚至更多)人的工资低于平均值,按照平均值的定义,这是维持生活需要的"最低"值,那这些低于均值的人,是不是活不下去了?

  2.服务业,即没有直接可见的物质产品的劳动,也是用这套价值理论来衡量的吗?

  服务也会产生对服务对象的使用价值,不同的是与制造业相比,使用价值的生产与使用是在同时完成的。与工业相比,服务业需要的物质投入更少,对人的投入比例更高(也就是可变资本),这是否又违反马克思认为的资本积累的规律,即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中可变资本所占比例会降低,导致对劳动者的需求相对降低,劳动人口相对过剩?在现代发达国家,包括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服务业都成了第一大产业,原因?

  3.资本家自己不劳动吗?其劳动的价值如何看?

  尽管资本家的劳动价值可能远高于其一个雇员产生的剩余价值,但问题在于他是无尝占有别人的劳动,而且就绝对值来说,除了自己雇佣自己的人,资本家的劳动价值均远小于其剥削别人的剩余价值。

  4.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会造成劳动力相对过剩,有没有可能某一天劳动生产力达到极大,绝大多数人变成过剩人口?比如机器人都替代了人类。作者设想的未来社会能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

  我认为很有可能的,然后极少数资本家(或其某种形式替代者)控制所有生产力,其余绝大多数人被供养起来,人类终于摆脱了需要通过劳动获取生活资料的宿命,真正自由的干自己想干的事。这是否就是作者设想的那种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比什么革命暴力要强100倍。然而我并不乐观,人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尤其没有生存压力的时候。其中一些人的想法可能会很"危险",到时候为了维稳……另外,国家(或其它组织形式,就是控制生产力的那一小部分人)再也没有动力增加人口,反而有减少人口的动机(人越多是非越多啊),按照现在人类的趋势,人会会不会越来越少,最后自我灭绝啊?

  5.有没有可能跨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

  从目前人类的实践结果来看,不太可能。企图这么做的几个国家,要么混得很惨,要么自己改过来了。但是我觉得人类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了,资本主义初期那些弯路后来者应该不用都走了,比如极尽压榨劳动者,还把这作为自己的"优势"。现在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把剥削对象从本国劳动者转移到后发国家的劳动者,还用各种手段维持这种剥削,怎么破这种局呢?

  第二卷总结

  整个产业资本可以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依次进行,如果中间出现中断,整个资本循环就会出现中断。资本循环又可以分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前者产生剩余价值,而后者没有产生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实现的手段,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成本,这是从剩余价值中提取的。资本周转时间是资本生产时间与资本流通时间之和,是资本完成一次循环的时间之和。资本周转次数是一年内资本的周转次数。资本主义有减少流通时间的冲动,流通环节最困难的是由商品到货币的过程,即卖的过程。为了应付流通时间,资本家必须有一定量的货币积累,这些货币积累来自剩余价值。社会总资本按照生产的产品类型分为第一部类(生产生产资料)和第二部类(生产消费资料),二者之间有商品的交换过程,具体而言就是生活资料部门必须生产与其预付的不变资本相等的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生产的以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相等的生产资料交换,才能完成再生产。同样,奢侈品生产者的工资也必需品生产者的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来交换。预付资本按其进入产品消耗的方式分为固定资本(长时间多次进入,逐步消耗)和流动资本(一次性进入,一次性消耗)。这种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周转组成的包括若干年的周期 ( 资本被它的固定组成部分束缚在这种周期之内 ) ,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在周期性的危机中,营业要依次通过松弛、中等活跃、急剧上升和危机这几个时期。虽然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资本周转速度不会影响剥削程度,但会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即影响推动一定劳动力所需的货币资本的量。周转率低的资本会使市场上货币过剩,需求上升,从而通货膨胀,导致生产过剩,产生经济危机。

  本卷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周期被分为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不同的形式。预付资本要经过这一系列循环最终变成更多的货币回到起点。第一卷假设这个过程是可以完成的,但是实际考察发现这个过程要顺利完成需要一些条件的,首先是社会总产品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要恰当,要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其次商品被卖出变成货币的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关系到资本循环能否完成。其也要耗费一定的成本,从产业工人的剩余价值中获得补偿。这也是商业的价值。为了应付资本循环中的一些阻碍,预付工人的工资,资本家必须把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储备货币留下来,而不是全部用于消费或扩大再生产。至于从这里面怎么就推出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我真没看出来。这卷比较晦涩,暂时没啥问题。先读下一卷吧。

  第三卷总结:本卷主要讲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利润率=剩余价值/成本,与剩余价值率相比,利润隐藏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商品可以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出售,只要高于成本,就能实现一部分剩余价值/利润,这是资本主义竞争的基础。竞争的结果,就是等量的资本趋于获得等量的平均利润。资本家有降低有机资本的冲动,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其价值,以及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来实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可变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降低,推动一定量劳动力所需要的不变资本增加,单个商品的利润率也就不断下降。生产力发展,资本有机构成降低(即人力成本比率降低),使利润率下降,造成工人相对过剩,为了维持利润率,资本家需要扩大生产,造成更严重的人力和商品过剩,就产生了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只有通过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商业资本不是产业资本,其作用是帮助流通,从而促进剩资本的流通,降低产业资本家的工作量,提高利润率。根本上来说,商业资本以及商业工人并不产生剩余价值,其利润来源于产业资本的利润的一部分,原因是商业流通是产业资本实现其产品价值,完成资本循环的必要环节。货币经营者的职能,是专门替整个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阶级完成这些活动。即货币兑换,流通,储存,记账等。其利润不过是从剩余价值中所作的一种扣除。还没有涉及信用制度,即现在所谓的金融领域。商业资本,货币资本都是产业资本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其的一个部门。在资本主义以前,是商业资本支配生产,而资本主义确立以后,就是生产支配商业资本了,商业资本是为前者服务的。货币资本的使用价值是获取剩余价值,货币贷出者出让货币资本给货币借入者,后者使用货币资本进行生产,获取剩余价值,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利息的形式连同本金返还给货币贷出者。利息率的最高限度是利润率,利息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剩余价值即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后者掩盖了其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本质。监督劳动和获取工人剩余价值是可以分离的。银行家经营的是信用本身。信用货币(当时主要是汇票)和虚拟货币会加剧市场波动,尤其是商业危机的时候。信用制度既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剥削的社会化发展到极致,也为新的生产方式铺平了道路。信用无限扩张,远远超过需要,信用无法兑现,再生产萎缩,信用收缩。如此循环。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降低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门槛。银行家只是货币资本流通的中介,由于信用的发展,他们成了货币的支配者。货币资本家并不是用自己节约的货币进行投资,他们对产业资本家也进行剥削。信用货币的贬值会动摇现存的一切关系,因此有可能降低商品的价值来维持信用货币的价值。

  土地所有者能够无偿占有土地租用者在土地上投入给土地带来的增值。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即不同的人借以独占一定部分土地的法律虚构在经济上的实现。一切地租都是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产物。地租的量完全不是由地租的获得者决定的,而是由他没有参与、和他无关的社会劳动的发展决定的。由于土地上的自然条件(而不是资本投入)的差别带来的超额利润的一部分形成了极差地租。地价越来越贵的原因(因为不断有资本对土地进行投资),同时也是地租会枯竭的原因。土地所有权本身即产生地租。

  社会生产的三个公式: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资本每个商品的价值包含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包含工资,利润和地租。利润和地租都是剩余价值,工资是可变资本,那不变资本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利润中来的。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劳动者除了生产生活资料,还要用一部分劳动生产生产资料。竞争只能使不等的利润率平均化。竞争不创造利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资本主义分配方式,而不是反过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它不是永恒的。

  同样提几个问题:

  1.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平均利润,那是不是资本家随便把资本投到哪里都差不多?也许不是。这个论断是结果而不是条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资本家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竞争使任何领域都不可能长期持续获取超额利润。这就是市场有效的信奉者所认为的。

  2.产生经济危机的逻辑:生产力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下降,利润率下降,工人相对过剩,为了维持利润率,资本家扩大生产,造成商品更加过剩,如此恶性循环。现代的经济危机还是如此吗?在不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缓解经济危机的手段有哪些?是不是就是扩内需,创造更多的需求来消化过剩产能?

  3.现代很多工人阶级都有一定的积蓄,也会进行一些投资,包括投向股市等,所以其也有一定的收入来自于别人的剩余劳动。如此下去是不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界线会越来越模糊,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后谈点感想:我是今年五月开始看马克思原著的,原因是参加三天的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不想浪费时间,于是就在手机里下载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看了起来。看完了四卷的选集,还有一些疑问,于是又下了全套资本论的电子书,开始啃。这一啃就是半年,第一次花这么长的时间看经典原著,感觉还是蛮值的。收获多少先不说,起码锻炼了自己看厚书硬书的能力。有一次逛书店看到纸质版的《资本论》,那厚度,如果是看纸质版的,估计我是坚持不下来的,早放弃了。

  接下来具体谈谈我对《资本论》的理解:整本书的主要写作动机就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阐述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的发展演进会让这种方式走向灭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交换按照其价值以等价交换的方式来完成。商品的价值是凝结于其上的无差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资本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了补偿其工资的必要劳动时间以后无偿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资本家的预付资本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前者不产生剩余价值,在商品生产中仅完成价值的转移,从原料转移成为商品。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倾向于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使工人相对过剩。整个产业资本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三个阶段依次进行。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的比例要协调,资本流通才能进行下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唯一来源,货币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地主等参与了利润的瓜分。由于竞争,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平均利润。竞争不产生利润。利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利润下降导致工人相对过剩,资本家为了维持利润里,扩大生产,而需求不足,通货膨胀,造成更大的工人过剩和商品过剩,发生经济危机,最后通过破坏性摧毁生产力的方式得以暂时缓解。商业资本,货币资本本身都不创造剩余价值,而是从产业资本那里获得一部分剩余价值。货币资本的使用价值是获取剩余价值,货币贷出者出让货币资本给货币借入者,后者使用货币资本进行生产,获取剩余价值,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利息的形式连同本金返还给货币贷出者。利息率的最高限度是利润率,利息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银行经营的是信用本身,信用制度(即现代所谓的金融)既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剥削的社会化发展到极致,也为新的生产方式铺平了道路。信用无限扩张,远远超过需要,信用无法兑现,再生产萎缩,信用收缩。如此循环。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降低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门槛。银行家只是货币资本流通的中介,由于信用的发展,他们成了货币的支配者。货币资本家并不是用自己节约的货币进行投资,他们对产业资本家也进行剥削。地租是土地所有者由于土地所有权而无偿从产业资本那里获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所以现在的土地所有者是谁?宪法里写着呢)。竞争不创造利润,只是使利润平均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它不是永恒的。

  总结完了,就作者的本来目的来说,这本书做得很棒了。全书主要讨论了剩余价值,它是如何产生的,资本如何流通,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唯一来源,竞争如何使利润平均化,生产力发展如何使利润趋于下降,而这又导致资本扩大生产和工人相对过剩,最后造成经济危机,破坏生产力。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其内在缺陷,并不是永恒的。

  这些论述都很精彩,也说得过去。(虽然其文风我有点不适应:经常大段引用别人的观点,然后反驳,又不好好说,总是带有讽刺的口吻。对我来说因为年代隔得太远,没有读过他反驳那些著作,总觉得是没靶子。所以这些地方我都跳过了。)那么存在的问题呢?我认为是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即作者设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在作者之后的实践中出了很多问题,当然这锅主要不应该由作者来背,是后人有意无意曲解了作者。就作者来说,我认为其没有完全想象到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在作者去世后人类又经历了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生产力有了巨大跃升,虽然生产关系本质没有变,但物质资料极大的丰富了,所谓的工人阶级的最低生活资料水平的标准也跟着大幅提升了。现在的贫富差距可能比马恩当时更大,但是工人的绝对生活水平已经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因此就没有必要再像马恩设想的那样跟资本家斗了,尤其是拿起枪闹革命了(另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枪杆子"也不是随便什么人拿起来就能用的了)。当然,还有一种解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政权(再加上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缓和了对国内无产阶级的剥削,把剥削转移到了国外不发达国家,堤内损失堤外补。未来呢?也许真像某些著作里设想的那样,人工智能发展,全面接管生产,绝大多数人成为对资本"无用"之人。资本的有机构成趋近于零。到时候也许真就实现了马恩所设想的"按需分配"(各尽所能就不必了)的理想社会了。资本也就没有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了,因此资本家也解脱了。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人类终于告别了要为获得生活资料而劳动的命运。当然还有不那么理想的前景:既然大多数人对资本而言没用了,资本还留这些人干啥?

  至于对个人而言的呢?先算算每个人自己的剩余价值率吧。有条件的,先变成自雇者,自己剥削自己吧。

读《资本论》的读后感悟篇3

  一句话,一段话读再多遍,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对微观的学习,下定决心看一看《资本论》第一卷,花了一个半月,除了书中描述资本家对工人,特别是儿童、妇女的剥削的残酷感到愤怒外,应该说再没有其他任何感受,因而,在边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个字都认识,为什么它被马克思组合在一起,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本天书?这种从读《资本论》中的深切感受——文科的知识不是只要努力去背,就能学好的。而是有着严密的思维逻辑过程,并且是一种比理科更加自由,更有发挥空间的抽象思维。原因在此也就出来了——作为理科生,抽象思维能力严重缺乏。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应该没有那个学科比哲学更加抽象呢?因而,我选择了哲学,由一种习惯的、长期的思维方式转向一种很陌生的思维方式,其中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有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对我来说,初始阶段维持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翻了许多关于哲学知识的书,但没有看懂任何东西,每次都是看得自己不知不觉的爬在了桌子上,当有几天看书时,竟然没有睡觉,我知道,我能够看下去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吧,当时,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使这种进步继续下去,我想一直维持到大学毕业。

  由“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开始,这是一位许多问题想不明白的研究生(自己这么说的)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从什么是物化劳动,一直到能发表自己的一点观点总共用了一个半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不在于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而是借签了别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让自己也具有一点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又是我当时感到的一个不小进步。更重要的是肤浅的感受到了《资本论》的不朽和对马克思的敬仰,只有认真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才会感到这一点。那些高呼马克思理论过时了的人都怀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这位巨人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马克思倒下了他们理论才可站起来。任何一种理论必是时代的产物,适应某一特定的时代,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理论,也不可能有永恒的理论,但理论背后所承载的人类思想却是永恒的,而《资本论》承载的恰恰是人类几千年光辉思想的结晶,马克思的某些理论也许是过时了,但因此而拒斥马克思,除了可以表现自己的无知,再没有别的了。其实,高傲的现代人并不比几千年前的哲人高明多少,人类思想的框架他们早已为我们设好,后人更多的是在框架内修修补补罢了。试问从古到今,又有谁曾跳出过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呢?拒绝前人光辉的思想,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现代西方许多不错的经济理论,就完全超出了《资本论》呢?我想并不是,正如牛顿所说,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些罢了。换句话说,一些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有着《资本论》思想的痕迹,试以自己感觉比较明显的两例以作说明。

  马克思在简短的论述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时,提出了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后来又提到了国际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但由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随着新技术的普遍化,超额剩余价值又要小于这个差额,直到这个差额为零,即超额剩余价值为零,马克思只是指出了可以归结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超额剩余价值的存在,由于时代的限制,问题论述到此,但若在此问一下,为什么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既由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追溯到了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而这样一追问产生了现代西方经济许多理论的理论基础。为此,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要向某一衬衫生产厂商进一批货,根据衬衫生产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情况为每件10元,而作为要进货的我必想低于10元一件购货,而只有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的厂商才能满足我的要求,而厂商为了赢得客户,压跨竞争对手也愿意低于10元向客户供货,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超额剩余价值要小于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接下来的问题是超额剩余价值比差额要小多少呢?这逻辑的推理必然是取决于客户对生产厂商个别价值的掌握情况,对于社会价值每件10元,这是厂商与客户都十分清楚的。不会存在太大的误差,而个别价值,厂商是完全了解的,但客户并不知道厂商的个别价值到底是多少,厂商为了尽可能接近差额,在交易中占尽可能接近差额。在交易中占尽优势,会全力隐瞒自己的个别价值,由于客户对厂商的个别价值不是完全掌握,因而根据不完全信息。猜测想一个个别价值作为参考,——9元一件。因此,给自己规定了进货的波动范围——9.4—9.6元一件,对厂商而言,清楚知道自己的个别价值是8.9元一件,厂商也不会不断的根据客户的不完全信息,猜想客户猜想个人别价值。(厂商与客户利润的分成应是假设不变的),假设厂商的判断为9.1元,这样生产厂商与客户都高估了“个别价值”,对客户的估计,厂商取得了优势,同时,客户对厂商的估计客户占了优势,在交易中,两种优势趋于抵消,以社会价值为标准,以对个别价值的水完全判断为基础。厂商与客户很可能以偏离9.45元一件不大的价格成交(假设厂商与客户名义利润分成是1:1,取决于社会生产水平)由于厂商与客户都认为自己占了优势,因而厂商与客户之间的交换是愉快的,公平的。若厂商实际个别价值为9元,厂商猜想客户猜测想的个别价值也为9元。因而交易时为9.5元,谁也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说不上愉快,但公平,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假设的个别价值列出无数种情况,看到厂商与客户悲伤、欢乐、公平与不公平各种排列组合情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每一次交易是那一种组合情况,取决于厂商与客户猜想的个别价值的值的组合情况,而个别价值的组合情况又取决了厂商与客户根据对方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而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又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一句话谁了解的信息多,谁就能在交易中取胜,显然,就一般情况而言,生产厂商总是掌握着更多的信息。

  一种新理论的产生,绝不是某个人的凭空创造,而是总有一定的问题根源、思想根源,对“0<超额剩余价值<社会价值-个别价值”的分析,它完全可以作为住处不对称原理的问题根源与思想根源。

  如果说把“超额剩余价值”与“信息不对称原理”联系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的话,那么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与马克思货币资本的循环第一阶段G—W的分析联系起来,后者只能相当于体力劳动。实在没有太多比马克思的思想高明之处,或者说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抄袭,当然,这是值得鼓励的一种抄袭。

  “从内容来看,G—W是表现为G—W ,……货币额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购买劳动力,另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个属于真正的商品市场,另一个则属于劳动市场”“G—W 际事表示G所转化成的商品额有这种质的分割之外,还表示一种最具有特征的量的关系”。这种是的关系实际上指:“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是以吸收劳动量,是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

  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即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将怎样选择一定的资产组合(资产结构)以实现利益的极大化,比如1000美元的资产怎样分配于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

  前者是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前者涉及的是能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后者是能通有对资产怎样占有获得最大价值的非生产过程,前者论述的只是怎样分割货币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论述人是资产,不仅包括货币,而且还有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通过三者的分配情况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总之,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比前者有了很大发展,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了这天是为了适应时代需要修改性的理论创新,而思想上,完全没有何独到之处。

  此处需要说明一点即是,马克思对货币分割的分析是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为基础的,这一思想本身也可能是从前人那继承过来的,并不是对托宾的偏见,主要在于说明《资本论》的思想性。

  对此两个问题的分析是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二遍阅读之后的一点感受,第一遍阅读明显比第一遍有了很大进步,不但可以看下去也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但是还是由于思维的缺陷,还有许多看上去不流畅之处,思维跟不上文字所需要的思维速度。我想也坚信。通过第三遍、第四遍……的阅读,问题一定会慢慢的解决。

  以上是本人读《资本论》第一卷的一点感受,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一步体会到了怎样阅读,仅仅为了读一本《资本论》,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也增加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去读《资本论》,或是只把它当作一本经济学巨著来读,相信不会有大的收获。

读《资本论》的读后感悟篇4

  经过两个月时间的攻读,总算是把资本论第一卷给看完了。本来文章标题想用“悲惨世界”来命名,又觉得如果只关注资本论中悲观凄惨的社会现实的描述的话,那必然属于管中窥豹,没有高度了。

  综合来说,资本论第一卷包含了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的生产理论、制造业及工业的规模发展理论、资本的原始积累理论等内容。其核心从个人理解而言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提出了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劳动价值理论,并延展出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其二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也就是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有的历史进步都是基于劳动创造,但劳动能创造的价值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给劳动也就是与工资和劳动报酬对应的价值,还有一部分是无给劳动,就是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享有者是资本家。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来源于资本对劳动剩余价值的持续永无止境的剥削。其三提出了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会促使劳动价值及剩余价值同比例提高,在制造业领域,会出现劳动的相对过剩,同时也会因为剩余价值对资本的贡献日益增大,小资本逐步会转化为大资本,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小资本家也会由于竞争的关系导致被大资本家剥削而最终成为无产者,生产的规模效应会日益提高,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贫富差距会逐步拉大,当无产阶级穷苦到无法维持必要生计时,资产阶级将面临暴动、革命甚至战争等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现象,届时无产阶级将从被剥削者转变为剥削者,而资本家必将消亡。

  以上三个内容可以说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最主要的内容,在接近70万字的著作中,马克思可以说用了大量的篇幅研究了19世纪及18世纪英格兰的社会发展状况,包括人口数量、就业人口数量、制造业规模化现象等。而且资本论中,大量引用了包括亚当斯密《国富论》、李嘉图《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的《人口学原理》等当时研究经济的各类著作及学说,也包括大量登载于报纸上的与人口变化、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献,可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集各种经济理论于一体,并引导出马克思自己的经济学主张的一本经典著作。

  看完资本论,可以说对马克思的认真负责的学术研究精神,学识广博且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无比的尊敬和佩服。而且因为在看《资本论》前,先看了《国富论》,所以在理解上也更有心得,从资本论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本人对亚当斯密的许多经济学观点还是认同的,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包括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理论,包括分工可以实现生产力提高等。除亚当斯密外,他对其余经济学家,都表达了明显的批评和不认可。

  如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资本论第一卷可以认真研读并可以重复研读,但也必须客观指出,《资本论》在经济学领域所犯的三个明显错误。

  其一是马克思讲社会发展及经济增长集中于商品生产这一环节,并没有关注非商品生产的服务业和其余产业,并且在第一卷中,故意弱化了国家及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单纯的将生产关系归纳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存在明显的片面性。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马克思没有认真研究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人的需求演变,没有思考需求的变化如何影响生产,而是单方面的从生产端研究经济,这是不全面的。

  其二是在生产研究领域,由于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存在理论缺陷,也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不可获得和无法计量性,导致马克思在延展剩余价值理论时,总让人感觉有自圆其说之感,而且马克思自己也承认,伴随生产力的提高,凝集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会有差异和变化的,这就导致价值的不稳定性,影响了剩余价值的理论贡献。同时更为严重的时,由于马克思将价值贡献只集中在人类劳动这一个单一因素上,对于资源贡献、资本贡献等,都用剩余价值来归纳和阐述,导致《资本论》在对社会进步及生产进步的表述上,与现实出现脱节和变化,这是资本论的第二个不足之处。

  其三是治学态度上,《资本论》第一卷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描述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无产者所面临的苦痛、恶劣环境、高强度工作压力、非人道的劳动环境、悲惨的生活条件。从这个角度看,资本论更像是一本社会学著作而非经济学著作,而且马克思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资本家的抵触和排斥,也让资本论在分析社会现实时,会有缺乏冷静和理智的感觉,对于研究经济而言,带有浓厚个人情感的学术论著是不可能完全客观公正的,这是资本论的第三个不足之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发现问题总是容易的,但如何解决问题,是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的。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环境,结合我们所处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需要我们拿出马克思的治学之精神,拿出类似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那种认真、负责、严谨、科学的写作态度,对当前中国面临的经济困难及社会问题提出有解决路劲的方案和建议,这是最为迫切和重要的。

  资本论还有第二卷和第三卷,希望再用两个月时间,把第二卷和第三卷研读完毕,届时再认真总结梳理这一本经典的,涵盖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的著作。

  最后给一个提示,由于资本论里面有许多基础的经济学范畴的名词和文字,建议在看完《国富论》、《经济学原理》这两本书后,再看《资本论》,会更容易领会《资本论》中的经济理念。

推荐访问:资本论 读后 感悟 读《资本论》的读后感悟怎么写 读《资本论》的读后感悟作文 读《资本论》的读后感悟50字 读《资本论》有感 读《资本论》的感受和收获 《资本论》阅读感悟 资本论 读后感 资本论的读书感悟 资本论读后感1500字范文5篇 资本论的读后感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