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李云传 【完整版】

时间:2022-11-12 19:55:01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李云传 李云传李雲:明朝弘治间(1488~1505年)见《履庵文集》李云,字时望,原籍直隶常州府宜兴县芳庄人。族人尊称老布政,由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进士,时年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云传 ,供大家参考。

李云传

  李

  云

  传

  李雲:明朝弘治间(1488~1505年)见《履庵文集》

  李云,字时望,原籍直隶常州府宜兴县芳庄人。族人尊称老布政,由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进士,时年23岁,初任户部主事,奉命陕西运饷,再差辽东给赏、军粮、衣布,冰霜烈日之中,每怀简书之畏,复差徐州广运仓收粮。三十七岁时因父(六十三岁)病势日甚,四肢痿疲、饮食渐减,欲思在家乞养老父,云奏请皇上革除官职,以尽孝道。后改礼部,任主客清吏司郎中员外郎,后调任福建右参政,迁福建布政司右布政使,迁陕西道监察御史,致仕。优游林下二十余年,饮食衣裘泊如也。平生不治产业,有田三顷(45亩)而已。

  ○李

  云,明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42名赐进士出身

  ○诰命:成化十七年(1481)十二月初九日,户部陕西清吏司主事李云父母勅命一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人臣能尽夫事君之忠,朝廷必遂其显亲之孝,故群臣尽心于职务,则推恩以及其亲,所以示褒嘉而劝忠孝也,尔李恺乃陕西清吏司主事云之父,惇德履义,为时善人,教子登庸,克称厥职,推原所自,宜有显褒,特封为承德郎,户部陕西清吏司主事,尚克承之,益隆寿祉。勅曰:朕唯群臣之才者,固本于父训,亦必有母德,存有褒荣,殁有赠恤,此有国之通制也,尔纪氏乃户部陕西清吏司主事李云之母,夙有德善,着于闺门,教子能官,禄不逮养,揆其原本,恤典宜申,特赠为安人,服此茂恩,永光幽室。勅曰:继母之重,岂独配于父,而于有子教育之德,故群臣能举其职务者,其继母亦有褒荣之命焉,尔张氏乃户部陕西清吏司主事李云之继母,妇仪母道咸可嘉,尚子今能尽厥职,实有尔训所致,兹特封为太安人,服此光荣,永绥禄养。勅命,成化十七年十二月初九日之宝。

  ○诰命:成化十七年(1481)十二月初九日,户部陕西清吏司主事李云并妻,敕命一道,奉天承运,皇帝勅曰:户部古地官,所以掌舆图之籍,司国家之计,而生民休戚系焉,故置属倍于他部,必得公、勤、廉、慎之士庶称任使,尔户部陕西清吏司主事李云,发身贤科,擢任斯职,历年滋久茂著、忠勤,宜锡宠恩,以旌劳勤是用,晋尔阶承德郎,锡之勅命,以为尔荣,尔尚竭乃心,励乃行,樊于厥职,以称朕之任用,钦哉。勅曰:人伦始于夫妇风化,本于闺门,朝廷褒宠臣下,必及其配者,所以重伦理而崇化本也,尔户部陕西清吏司主事李云妻天氏,克谨妇道,善相其夫,夫能显荣尔,宜价贵,兹特封为安人,祗服荣恩,永光闺阃,勅命,成化十七年十二月初九日之宝。

  ○弘治元年(1488)李云任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礼部志稿卷四十一,历官表,明-俞汝楫编》

  ○宏治二年(1489),撒马儿罕进贡狮子、鹦鹉违例。李云复偕礼部耿裕等疏请却之。都民颂之,有却狮诏旨颁天下、万国臣民动地欢之句。

  ○诰命:弘治四年五月二十一日,礼部主客清吏司署郎中事员外郎李云父母诰命一道,奉天承运,皇帝勅曰:父之教子,期于成名,子之孝亲,志于显耀,肆朝廷推恩,必有以体其尽,孝之心而酬其善,教之功焉,尔封陕西清吏司主事李恺乃礼部主客清吏司署郎中事员外郎云之父,隐居乐善,训子成名,质劂所由,宜隆恤典,特加赠尔为奉直大夫、礼部主客清吏司署郎中事员外郎,九原有知,尚其钦服。制曰:肤维人臣之贤者,固本于父训,亦必资母德焉,存有褒殁有赠,此国家令典也,尔赠安人纪氏礼部主客清吏司署郎中事员外郎李云之母,端静兹惠,夙著母仪,有子能官,禄弗逮养,恤恩宜溥,懿德斯旌,特加赠为宜人,灵爽不昧,服此休嘉。制曰:继母之重岂独,配司抑于子有训,育之德焉,故朝廷褒荣之,命恒必及之,尔封安人张氏乃礼部主客清吏司署郎中事员外郎李云之继母,有子登庸,皆尔慈训所致,特加封为太宜人,服此宠恩,益隆寿祉。制诰:弘治四年五月二十一日之宝。

  ○诰命:弘治四年五月二十一日,礼部主客清吏司署郎中事员外郎李云并妻,诰命一

  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礼部掌邦礼,其属有四难,职务繁简不齐,必皆得寅恭之士,斯克称其任焉,尔礼部主客清吏司署郎中事员外郎李云,发迹贤科,历官部属迨迁,今职勤慎益彰,宜有褒嘉,用旌劳勤,特晋尔階奉直大夫,锡之诰命,以为尔荣,其益端乃心,励乃行,樊修职业,以副朕任用之意,钦哉。制曰:国家褒任事之臣必及其室,家者所以厚伦理也,尔礼部主客清吏司署郎中事员外郎李云妻封安人吴氏,淑德柔仪,著范闺壶,曩因夫贵,已锡荣褒,夫再叙迁,尔宜阶进,特加封为宜人,式服鸿休,益崇祗慎。制诰:弘治四年五月二十一日之宝。

  ○弘治五年(1492)乙卯升礼科都给事中林元甫为布政司左参政、广东右参议周宏、礼部郎中李云、贵州石阡府知府祈顺俱为右参政,元甫山东、宏贵州、云福建、顺山西。《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

  ○弘治十年(1497)十二月癸未,升广西布政司右参政徐镛为河南右布政使、福建右参政李云为本司右布政使。摘自《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二》

  ○弘治十一年(1498)戊午,南京兵科给事中杨廉、云南道监察御史李情等,各奏举布政使洪汉、周瑛、按察使周孟中、副使陈祥、佥事王鸿儒、知府张吉、张本、张继、同知杨茂元、知州王云凤等贤能请赐擢用,又劾布政使李浚玉、进方守、李云,按察使赵鹤龄、吴倬、刘福、吴伯通,参政俞俊、谢文、张琡、顾福、李瓒、武清、毛科、崔升、李<氵靓>,副使张璁、田奫、刘俊、吴昭、邓公辅,参议王有恬、黄金、欧瑄、伍性,佥事张佶、朱福、董宁、蒋昺、黄肃、胡积学、郭秉昭、袁庆祥、周鹏、王敕、及知府滑浩等二十四人不职,请敕吏部都察院于朝觐考察时黜之,以示戒,吏部覆奏

  上曰汝等仍会官从公考察不许枉人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

  ○弘治十二年(1499)正月甲戌吏部会都察院考察天下来朝及在任方面知府等官,<锍-釒>上布政使方守、参政顾福、参议楚麟、欧瑄、按察使吴伯通、副使张璁、佥事王相、蒋昺、周雕、胡积、学行太仆寺少卿刘济、知府陈哲、毛智、孙识、王俨、许坦、史书、施裕林、表王坦、等三百二十六员,各年老有疾例致仕布政使李云、参政徐杰、佥事余琦、徐智、知府丁绅、萧集、涂畴等三百七十七员各罢,软无为布政使李浚、参政周木、王问、谢文、李瓒、周<明鸟>、参议王有恬、孙珩、伍性任、谷黎鼎、黄金、按察使赵鹤龄、副使吴琼、王玹、田奫、邓公辅、佥事张佶、郭秉昭、张佐、朱福、袁庆祥、邓卿、知府沈华滑、浩管达、高鉴、程春震、郑克昭、钱镛、卢勖等四百八十七员各不谨例冠带闲住,参政毛科、按察使刘福、佥事董宁、知府李哲、杨奇、熊宗德、金舜臣、毕大经、曾望宏、宋鉴、陈让等四十八员各才力不及,例调用又贪酷及在逃者二十七员例原籍为民,并未入流老疾等官千三百三员请俱照例行从之。《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

  ○正德二年(1507)六月丙申授知县舒晟、张羽、冼光、洪范、吴祺、罗缙、严纮、田墀、仇惠、王璠、谢琛、推官冯显、林季琼、李云、贺泰为试监察御史,晟浙江道、羽江西道、显、季琼河南道、光、云狭西道、范祺云南道、缙湖广道、纮山西道、泰广东道、墀广西道、惠贵州道、璠山东道、琛南京福建道。《大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

  ○嘉靖元年(1522)三月壬申敕吏兵二部朕入继大统赖尔内外文武勋戚大臣定策并迎立各宣忠悃保安社稷今山陵及徽称大礼事毕宜加殊恩以答元功大学士杨廷和蒋冕毛纪首先定策忠义大节功尤显著俱进封伯爵给与诰券子孙世袭食禄一千石余官如故俱仍在内阁办事大学士费宏荫一子锦衣卫指挥使世袭亲捧信符迎立等官驸马都尉崔元进封侯爵给与诰券子孙世袭食禄一千五百石皇亲太傅寿宁伯张鹤龄加太师禄米三百石礼部尚书毛澄加太子太傅荫

  一子为锦衣卫世袭指挥同知太监张锦荫弟侄一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司礼监各能用心赞襄大计太监扶安温祥赖义秦文张钦张淮各岁加禄米三十六石荫弟侄一人为锦衣卫世袭指挥同知萧敬岁加禄米三十六石荫弟侄一人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使黄伟鲍忠各岁加禄米二十四石荫弟侄一人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从朕藩邸效劳年久左右朕躬各有功绩张忄□左岁加禄米四十八石荫弟侄一人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使一人为世袭正千户黄英岁加禄米三十六石荫弟侄为锦衣卫世袭指挥同加一人世袭正千户戴永岁加禄米三十四石荫弟侄一人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一人为世袭百户张忠岁加禄米二十四石荫弟侄一人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刁永马俊贾友陈宣国洪赵山黄锦李清王伫孙端各荫弟侄一人为锦衣卫世袭正千户赵霦李堂李云张升苏瑾郭绅赵林张昺刘臣刘锐刘荣丁玉各荫弟侄一人为锦衣卫世袭百户督兵迎驾道路惠安伯张伟岁加禄米三十石侍郎郑宗仁赵璜各升俸一级当时在朝宗人府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衙门掌印官各赏纻丝二表里银二十两科道官各赏纻丝一表里银十两皇亲太保建昌侯张延龄加太傅禄米一百石指挥邵喜进封伯爵副千户邵辅升指挥佥事百户邵茂升正千户指挥蒋轮进封伯爵蒋山蒋寿升锦衣卫世袭正千户庆阳伯夏臣加散官一阶舍人夏勋升锦衣卫世袭正千户如敕奉行于是廷和冕纪宏澄各屡<锍-釒>恳辞上皆温旨褒答不允已复力辞至以去就决之始命改荫锦衣卫指挥使等官廷和等仍坚请不受给事中许复礼张九功等御史江良贵秦武等及兵部主事霍韬各交章奏封爵武荫非诸臣所安宜听辞免寻许改荫文阶世袭然诸臣竟未敢拜命《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十二》

  九

  老

  筵

  万盛诗

  宏治癸丑(公元1493年)岁初会饮,止有八翁,次年第二会予邀方伯李公入社,共成九老。喜而有作,时年七十有一。

  里仁坊里集群贤,文采风流似乐天。

  社里衣冠推我老,尊前诗酒谁让先。

  当时已定八翁会,今日重开九老筵。

  景仰香山旧人物,千年盛事欲同传。

  注释:

  方伯:明、清之布政使均称"方伯"。

  李公:根据周王庙内王鏊撰写的《东丘娱晚记》碑文所载,应该是福建布政司李云。

  九江府推官万溪庄公墓志铭

  弘治十六年(1503)三月廿二日予友九江府推官万君巽夫以疾卒于家,年八十有一,乃介从伯指挥佥事钟请余铭,初公存余已为作小传,及卒又哭之以诗,今复何言哉?然辱公交久,每以后事见托,言犹在耳,不可违也。惟万君之先世居濠梁,当元季之乱,公曾祖得以闾右从太祖渡江,因家宜兴焉。得生靖,靖生雯,雯取萧氏生公讳盛,巽夫其字也。幼入乡社即知自励,年十七选充邑庠生,从乡先生陈公勉之授书经,习举子文章,屡进场屋不合主司尺度,连丁父母优,始膺贡至礼部,卒业太学,历刑部山东司事兼通法律,成化丁酉(公元一四七七年)拜九江推官,在任不以累自随,一以洗冤泽物为己任。郡民为巡捕、指挥妄指为盗,延蔓至二十馀人,不胜考掠皆诬伏,太守申公促公具案,公曰:“赃仗非真。”徐俟访察既而果得真盗,遂破械释民宁家,民举手加额曰:“微万推官,吾辈已在鬼录矣。”达官赫虎儿辈三五成群,白日入市中强买酒肉货物,或不与辄殴骂,甚至持刀杀人,有司以夷人莫敢犯问,公曰:“此而不禁将不酿成大患乎?”乃擒其首恶一二置于法,达官自是知警,不敢暴横九江。当江湖要冲,舟航上下日以千百计,先是朝廷以商舶税繁重,岁命户部一人以主其出纳,后以官冗改任郡佐,得之者率以为荣,上司以公廉谨特委之,公辞曰:“推官职专理刑税课,非所当与。”卒不往,上司益贤之,凡事多以推委,公亦尽心所职,不避艰险。尝江行遇暴风卒起舟覆几不免,公叹曰:“昔陶彭泽耻折腰见督邮遂弃官去,余乃以躯命之重而博升斗禄乎?”即日移疾乞致仕,吏民遮道固留之,终不听。去任之日,囊槖萧然,惟旧书及衣服两篋而已,观者啧啧然叹羡。及归以旧居城市不能远俗,乃买田筑室于西溪之浒,扁舟往来,日以耕渔为乐,非公事足不入官府,预营寿藏于筱岭之原。晚年与何经历,志远李太守,瑞卿翁少,诚之吴内翰,太常李方伯,时望邵宪副,用之杨知县,国宾胡太守,公器企王通政,汝英侍郎晖,为真率会,每会必谈棋酌酒,雅歌投壶,尽一日之兴而后己,好事者或图像于周侯祠之壁,乡邦传为盛事。公疏髯秀貌,举止安详,望之者知为有德之士,然天性耿介,不喜混流俗,见人有不善者辄面斥之不少贷,或其人能改即止不计,以故乡党无贵贱贤愚莫不敬慕之。初娶徐氏无出,继室赵氏有二女适蒋炎、张蕃。景新侧室蒋氏生慧而早世,妻蔡氏遗腹生一男即惠,年甫十三颇知向学,必能世公之泽意者,天以是报公与。铭曰:“生而克寿,殁而有后,矧多德政传颂,人口奚假真珉,然后不朽。”我铭其藏,庶慰良友。

  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工部右侍郎沈晖撰!

  注释:

  太常李方伯——福建布政使李云

  东邱会老记

  王鏊

  凡归于乡者岁时有会所,以敦契谊,畅情怀,崇齿德而示乡人以礼也。示乡人以礼者所以接之于道,作敬让而远于闘辨也,其犹古乡饮之礼乎!自乡饮酒之礼废,而后有香山之会,洛阳之会,睢阳之会以为希阔之举而夸焉,斯亦会之近古者也。正德戊辰(1508)宜兴之挂官而老者十二人,城东有周孝侯祠,祠有崇邱茂林深池广陂,可以游而乐也,前山东提学宁副邵君用之始经营之,面邱作堂,堂之后有楼,曰“仰高”,其西有阁,曰“涵虚”,堂之西有室,曰“存真”,合而题之曰“东邱娱晚”。以为燕享之所,良辰美景诸老咸萃坐,不叙爵尚年也,品物有数而不及丰尚俭也,爵行无算而不过醉尚敬也,主不劝宾不辞尚真率也。献酬既备或登邱弔古、或弈、或钓、或吟咏各适其适而无禁焉。庚午三月(正德五年公元一五一零年)予过宜兴览而叹曰:乡饮之礼古也,香山三会继者无闻焉,岂非难哉?今夫一乡之中登仕版者几人?仕而保终吉以归者几人?归而康寿且同志合义者又几人?故曰难。诸君生同乡,仕同朝,归同乐又同志者也,于古人之所难得者其咸得之矣!况夫尊让洁敬而接乡人于道,斯君子之所重也,非特燕游之好而已。余故为记之十二人者:前九江推府万盛,黄州经府何钊,平乐知府李廷芝,湖广布政司参议翁信封,翰林学士吴经,工部侍郎沈晖,宜春知县杨琛,通政王玉,福建布政使李云,山东按察副使邵贤,即用之归州知州胡琏,抚州知府胡孝。咸绘像于壁,使后之人得企而瞻焉。

  此碑现在宜兴周王庙内。

  吴侍郎享堂

  吴原(1431-1495)字道本,别号云坡居士,福建省云霄县人,明天顺八年(1464)赐进士及第,历官兵科、礼科给事中,太仆少卿寺卿,户部右侍郎、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正议大夫、资治尹等。吴原为官三十二载,位居正三品朝臣。他熟悉政体、勤劳国事、体恤民隐,清正廉明、忠良慈善,毕生为废西厂、刻宦党、革弊政、肃贪吏、赈灾民、防寇盗、抑豪强、筑海堤、塞矿穴、护女婴等不遗余力,政绩斐然,惠及桑梓,是一位颇具经邦济世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又是云霄历史上职位最高、为官最久、功勋卓著的明代先贤之一。

  吴原墓享堂是明弘治九年(1496)由孝宗皇帝钦赐敕建的一座祭祀吴侍郎的高规格殿堂建筑,属吴侍郎墓园组成部分,址在云霄县城墓庵山南麓。墓葬规模宏大雄伟,坐北向南,三层拜埕全部用花岗岩大理石铺砌成,建有石墓亭、石祭桌、石墓围等、石雕精致。墓前配建“享堂”一座,分前后两殿、主殿为九间三齐门二大进,主殿横匾“少司徒”前殿横匾悬挂“享堂”。享堂最前面有“敕建”华表碑坊一座,墓道左右两旁依次排列石虎、石羊、石马各一对。墓道左侧有龟跌御制汉白玉巨碑,碑文由明代首辅李东阳撰文,兵部尚书刘大夏篆额,墓志铭太常寺卿姜立纲书丹,礼部尚书傅瀚撰文。规模宏大的建筑,为全国所罕见,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年)竣工后。皇帝特派福建布政司使李云亲临谕祭。古往今来,吴原享堂不仅成为漳南民众朝圣、游览、娱乐、休闲的文化风景,而且又是云霄文明史上一颗璀灿的明珠。1955年福建省人委会公布吴原墓(含享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459)。

  一九六0年,吴侍郎墓被掘,暂时移寄于下楼村梅花山安葬,十年动乱期间,享堂被占他用,堂前石雕散失,华表及汉白玉御制巨碑先后被毁。一九七八年原国道兴建时,享堂前殿的东面厢房被拆,现唯有驭碑石龟,二00二年七月从深埋的地下掘出,而重见天日。二00一年八月,云霄县人民政府公布吴原享堂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吴原享堂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尚存前后两殿及两侧部分厢房,合内外石埕共1222平方米,两殿屋顶均已坍塌,残存墙体倾颓,急需从速修缮,二00三年三月漳州市文管办对吴侍郎墓园的修缮工程进行全面勘测和规划设计,依法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签于工程浩繁,有关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正着手组织力量,发动群众多方筹资,策划对享堂进行全面维修。现整个修复工程正

  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维修中又出土大量石雕文物,实堪珍贵。

  保护、重修和开发利用现存的吴原享堂,以继承先贤的传统美德、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优化县城环境、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举措,恳望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侨胞踊跃捐资、鼎力资助。

  福建省云霄县文物保护吴原享堂工作委员会

推荐访问:寿藏志铭 李云传 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