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探究 (完整)

时间:2022-11-12 20:1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探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探究作者:刘航宁等来源:《广东蚕业》2021年第2期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66刘航宁陈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探究 ,供大家参考。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探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探究

  作者:刘航宁

  等

  来源:《广东蚕业》2021年第2期

  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66刘航宁

  陈

  倩

  (广西大学

  广西南宁530000)

  作者简介:刘航宁(1996-),男,汉族,河南漯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从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建议,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探究表明,可以从加强我国农民观念上引导和意识革新、健全精确定位机制,分层分类聚焦培养、政府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方面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进行优化。

  关键词

  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1)02-138-02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描绘了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对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1]。在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前提下,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一部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不可缺。就目前来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还面临着一些实践上的困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推进的步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社会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发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规划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是非常有意义的。

  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性

  1.1“农民荒”问题的严重性

  这里讲到的“农民荒”问题不仅仅是农民数量不够的问题,它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农民的数量在不断下降。据悉,我国目前有2.5亿左右的农民工,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增大,而在农村进行生产的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数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就业机会的出现给务农人员带来更多的不同选择,务农不再是单一的就业选择,且与其他就业机会相比而言,吸引力相差甚远。“农民荒”的第二个问题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有待提高[2]。在农业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新型的农业设备和农业知识层出不穷,而农村劳动力对此吸收程度有限,更为严重的甚至不能吸收。这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是极为不利的。第三就是农业生产“后继无人”。在我国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青壮年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纷纷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务工,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优质资源缺乏,城乡发展不平衡,那些在外接受了较好教育的优秀人才也不愿意回到农村,这就使贫困乡村一度出现人才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制约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1.2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农民的要求日益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技术被引入农业生产,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传统劳动力的劣势慢慢暴露出来,农民却在职业素养和应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变化

  方面无法与时代保持同步[3]。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之多为世界罕见,并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小农思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深蒂固,农民在田野中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并不是特别热衷,更多的是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持有一种保守或者观望的态度。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先进技术不断涌现,显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法早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样紧迫的局势就要求我们对农民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促进现代农业的平稳快速发展。

  1.3新型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中起着关键作用

  农民的发展决定着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核心,《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就目前我国的发展状况来看,培养一支了解农业、热爱农村、爱护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4]。这里我们所讲到的新型职业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的,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更能灵活自如地使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能有效地掌握农产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信息,从而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收入损失,也较好地破解了“谁来种田”的问题。除此之外,新型职业农民在我国推进现代化农业进程中,扮演着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的角色,更体现着开放性、发展性职业风貌,能更好地解决“怎么种好田”的深层次问题。我们从长远角度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促进农村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不容小觑,是实现乡村振兴应有之义。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困境

  2.1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观念落后

  上文已经提到小农思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深蒂固,并且农民职业教育需要占用非常多的时间,但是农民除了日常生活以外还要在田野中进行农业生产,这就造成对农民进行培训在时间方面将难以调和。农民职业教育在教育界中的地位相比于其他教育而言,一直以来都比较低,但是较多数农民的现代农业观念还处在保守或者观望阶段,学习积极性显然不高,造成培训工作难以进行。意识观念问题必须得到纠正,对农民意识观念加以正确引导,提高其对现代农业的可接受程度,那么便有利于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达到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目的[5]。

  2.2识别机制有待健全,无法精确定位潜在培育对象

  开展一项培育工作,首先要确定培训的对象,而当前识别机制不健全,导致无法精确定位培育对象。一是由上级下达的政策主导模式,农民对政策的理解不够,传统农民在获取强农惠农政策信息上处于不利地位,更为严重的甚至出现信息盲区,农民对于项目申报、怎样参加培训和如何培训缺少了解[6]。二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一般为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规定的有职业技能帮扶任务,而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又会将指标下达给各村民委员会,虽然村级干部与农民联系最为密切,但是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不属于上下级隶属关系,村级干部重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组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初衷。三是无法精确定位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从宏观层面讲,全国范围内的传统农民都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但考虑到财力、人力、物力,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培育目标;从微观层面讲,只有传统农民中的劳动适龄人口才是主要培训对象,而农村的适龄劳动力大多进城工作,留在村里的多以“老弱病残”人群为主,导致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紧缺,增大了精确定位培养对象的难度,培训内容的制定就难以做到个性化,不利于发挥职业教育应有的价值。

  2.3农民职业教育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政府主导教育产业是我国教育法的明确规定,在相关教育资源投入、建设和运营、项目审批、教学管理、资金运作等方面进行沿革,有的超出了正常的管理权限。职业教育学校与公立

  普通教育学校角色不同,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其市场化运作能力将会受到限制。除此之外,在政策和资金等资源支持上,公立普通教育学校得到了更好的政策倾斜,职业教育学校却缺少政策扶持和激励[7]。最后,在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完善政策规范机制,保证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运作合规合法。

  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优化途径

  新型职业农民在维护农村基层的社会秩序、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辐射带动村民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出现返贫的需要,也是顺应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需要。

  3.1加强观念引导和意识方面的革新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农村人口进行意识上的革新。首先是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具有权威性,农民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其次是用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使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影响力得到提升。其次就是对青壮年劳动者进行引导,青壮年劳动者敢于接受新事物,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接受程度高,并且其在接受之后能够对家庭其他成员进行引导[8]。

  3.2健全精确定位机制,分层分类聚焦培养

  在农村,没有外出务工的适龄劳动力、回流农村的农民、退伍军人、农村能手、植保员、大学毕业生等人群都属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潜在培育对象。精确定位培育对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就是以乡镇为中心,依据乡镇和其附近区域单元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职业院校共商共建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第二就是以村庄或社区为节点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宣传,通过排查摸底,调查本村庄或社区适龄劳动力的信息,为有关部门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库提供帮助,针对符合培训条件、个人具有培训需求的适龄劳动力开展专项培训;有些落后地区,农村留守劳动力少,可以对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和一些致富带头人等进行重点培养。第三就是在农业农村部门的统一规划下,由政府购买培训服务,将财政部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整合起来进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3.3政府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

  首先,为支持、鼓励农民参与培训,政府可以拿出一定限度的资金对参加职业培训的农民进行补贴。其次,农民生活的场所有限,有些因为学习场所问题而失去了学习机会,那么政府就可以发挥作用,为农民职业教育提供场地,保证他们的受教育机会。另外,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政府需要摒弃以前的单独的资金输送方式,而采取多方位投资,比如在培训实施主体需要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培训工作[9-10];在培训团队购入教学设备和农业机具的时候给予补贴等,营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大环境,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希琳,黄芳芳.乡村如何振兴[J].经济,2018(5):14-18.

  [2]陈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以云和师傅为例[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8.

  [3]冯晓霞,朱慧.乡村振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创新及启示[J].未来与发展,2019,43(7):39-44.

  [4]管豪.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培育对象及途径[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69-73,92.

  [5]胡越.新阶段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8(3):50-53.

  [6]江小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民职业教育的困境和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19(12):65-67.

  [7]刘红霞.浅谈新形势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J].农民致富之友,2019(4):211.

  [8]秦程现,杨嵩.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7):54-59.

  [9]沈霞.“农民荒”背景下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2020(3):87-88.

  [10]石颜露.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综述[J].乡村科技,2019(16):25-26.

推荐访问: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探究 探究 培育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