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14 16:3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牧区水利促进畜牧业现代化——关于正镶白旗建设灌溉饲草料地的调研报告赵生(2010年1月)按照“千户大调研”活动的部署要求,本人就正镶白旗牧区灌溉饲草料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调研报告 ,供大家参考。

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牧区水利

  促进畜牧业现代化

  ——关于正镶白旗建设灌溉饲草料地的调研报告

  赵

  生

  (2010年1月)

  按照“千户大调研”活动的部署要求,本人就正镶白旗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加快适度规模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

  (一)牧区基本情况。正镶白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生产主体的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土地总面积6229平方公里,横贯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面积3487平方公里,中南部丘陵草原面积2326平方公里,南部农区面积416平方公里。牧区辖1镇2苏木,53个行政嘎查,户籍总人口2.37万人,其中常住户1.82万人。草场总面积86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762万亩。

  正镶白旗属典型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干旱、寒冷、风大、无霜期短、温差大。多年平均温度2℃,年均无霜期112天;年均风速4米/秒,全年大风日数78天(6—8级),多为西北风。降水量少而不均,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自南向北递减,中南部丘陵草原360毫米,北部沙区268毫米;年均蒸发量中南部丘陵草原1932毫米,北部沙区2300毫米,是降水量的5.4—8.6倍。

  -1-

  (二)牧区水资源概况。正镶白旗水资源较为匮乏,按现掌握情况看,全旗水资源总量为16148万m,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578万m,扣除重复计算量277万m,地表水资源有效量为301万m;地下水资源量为15847万m。境内无常年径流,均为季节性洪流,多分布于沟谷中,开发利用程度极低,目前用以保障生产生活的为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509万m。整个牧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5232万m,可开采量为6224万m,以苏木镇划分:明安图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5203万m,可开采量为2837万m;伊克淖苏木水资源总量为5273万m,可开采量为1814万m;乌兰察布苏木水资源总量为5812万m,可开采量为1573万m。

  (三)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正镶白旗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以1987年在牧区试点建设以水为中心的“五配套”家庭经营小草库伦为标志。截止2009年底,累计开发节水灌溉饲草料地水源井7007眼,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地6193处,建设面积9.3万亩;现完好水源井4963眼,完好配套2760眼,保灌饲草料地面积5.5万亩,50亩以上高产饲草料基地25处、建设面积9144亩。

  (四)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正镶白旗牧区扣除非灌溉用水量1674万m,可用于发展灌溉的水资源总量为4550万m,现已开发利用的灌溉水资源量为967万m。富水区域主要集中在乌兰察布苏木阿拉腾嘎达苏断裂带一线及明安图镇红光、黑沙图、朝鲁温格其供水水源地及原宝苏木周边等地。其中阿

  3333333333333333,3-2-

  拉腾嘎达苏含水层埋深大于120m,含水层厚度5-8m,水量5-20m/h,靠近断裂带附近阿村一线,水量可达40-60m/h;原宝苏木周围含水层埋深大于150m,含水层厚度20-45m,水量10m/h左右,其中原宝苏木东南部含水层岩性、厚度、埋深、水量较稳定,多形成承压水或自流水,水质较好,供水意义大,但埋藏过深,开采利用较为困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镶白旗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经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对畜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逐步提高,但整体发展水平还十分滞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畜牧业经营方式落后,受制于自然状况未根本扭转。正镶白旗“十年九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干旱、缺水、洪灾、水土流失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现全旗沙化和退化草场面积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53%,水蚀、风蚀面积达912万亩,其中83%尚未治理,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常住牧户户均草场面积仅为全盟平均水平的31%,其中500亩以下的占23%,2000亩以上的仅占5%。保灌高产饲草料基地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0.7%,牧民人均仅2.2亩。全旗可利用草场适宜载畜量51.7万羊单位,近三年暖季年均超载34.9万羊单位,畜草矛盾十分突出。在灌溉饲草料基地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建设户(富裕牧户)已成为水利建设的受益者,而急需建设、仍未建设的则是贫困牧户,而这一群体自筹资金困难,这也是制约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发展的一大症结。

  333-3-

  (二)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规模开发难度较大。从现掌握的水资源情况看,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特别是“有水无地、有地无水”的矛盾较为突出,发展潜力受限。具体而言,目前水资源条件较好、适宜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灌溉种植基地的区域为乌兰察布苏木阿拉腾嘎达苏断裂带一线及明安图镇红光、黑沙图嘎查一带,但受地形地貌的限制,此区域内水资源较丰富的伊克淖苏木白音敖包、树日嘎、布日和斯台、奎苏、宝日温都、柴达木、哈日毛都、治沙站和乌兰察布苏木乌日雅图、沙日盖、敖伦淖、宏图、乌兰图嘎等地,适宜规模种植的地块少。中南部丘陵区地下水位普遍较深且水量不足,开采难度大、打干孔的风险大、出水量小的“两大一小”现状,决定了100米以上水量10m/h的机井已视为好井。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建设同等规模的灌溉饲草料地,要比富水地区的成本高、相对效益低。

  (三)灌溉工程老化失修,更新改造任务艰巨。牧区灌溉饲草料基地在正镶白旗已推广20年余年,前10年(1987—1997年)建设的灌溉饲草料基地的机械设备老化、渠道淤积严重,加之牧户自身运营管理水平较低,维修养护资金不足,以及近几年持续干旱、水位下降等原因,致使部分工程年久失修,带病运行,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现利用率仅为59.5%。因受制于国家投入少,地方财政困难,自身更新改造的能力弱。同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大水漫灌、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存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5%。

  3-4-

  三、今后发展思路

  (一)着眼长远,加强水资源的勘测工作。正镶白旗水文地质勘查、勘探资源调查及水资源评价等基础性工作滞后于生产需求,现有资料只能宏观反映水资源分布情况,不能为水资源的开发建设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因此,为确保水资源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必须对全旗水资源进行一次高精度全面详细的勘查、勘测,掌握以浩特(小组)为单位的水资源分布详情,在此基础上,做好总体和分区、分片的水资源评价,为以水定人、定草、定畜和编制牧区水利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挖掘潜能,加快灌溉饲草料地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两转双赢”,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通过建设优质高产的饲草料地,提供充足、优质牧草,缓解草畜矛盾,减轻天然草场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在综合考虑水、草资源承载能力,草原生态保护与牧区经济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按照“以水定草、以草定畜”水-草-畜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灌溉饲草料地发展规模和草原载畜量。若按现掌握全旗牧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测算,节水灌溉饲草料地的开发潜能为26万亩,除去现已建成的5.5万亩外,还可开发面积为20.5万亩。要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新增节水灌溉饲草料地面积3万亩,总规模发展到8.5万亩,牧民户均24.3亩,年可提供优质饲草料3亿公斤,可满足200万羊单位的牲畜冬春季补饲,使425万亩天然草场得以休养生息,有效改变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增强畜牧业抗

  -5-

  灾能力,实现保护生态与发展畜牧业的“双赢”目标。

  (三)因地制宜,坚持适度规模开发。目前正镶白旗家庭经营的灌溉饲草料地从种植到利用基本上是自身消耗型,在满足自身所需外,部分剩余饲草只是闲置堆放,既便对外出售也是廉价贱卖,效益低微,甚致出售利润难以抵消费用支出。因此,灌溉饲草料地不能仅盯在建设经营的初级产品上,必须“一条腿伸在地里,一条腿迈向市场”,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自产自给向适度规模、商品经营模式转变,在灌溉饲草地市场经营上求得发展。要通过整合相关项目、联户等形式,集中连片开发50亩以上的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建设,分户承包、分户经营、分户受益。在项目建设安排上,要重点投向水资源条件较好、适宜发展规模化、现代机械化灌溉种植的区域,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同步建设。

  (四)创新模式,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建设资金的投入是灌溉高产饲草料地实施的根本。要在千方百计争取上级项目支持的同时,进一步转变生产经营观念,引导农牧民提高自主开发建设意识,实现“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依靠广大群众投工投劳折资,建立起国家、地方、群众三者合理分担负责和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体系。要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承包建设、租赁经营、拍卖使用权、股份合作制的建设经营体制,引入市场竞争体制,实现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拿钱到承包者、租赁者、购买者、参股者拿钱搞建设,有效缓解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6-

  饲草料基地建成后,可灵活采取牧民分户承包经营或由公司统一经营的模式,为当地牧民提供优质饲草料,以达到草畜平衡。2008年,通过招商引资实施的阿拉腾嘎达苏万亩灌溉饲草料基地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试项目不仅有效解决建设资金困难问题,而且促进牧民租赁草场增收和牧业用草需求,基地一期开发3000亩(保灌2000亩),年可产青贮1350万公斤,流转草场牧户每亩可得到40元承包费,最多一户年收入6万元,实现了牧民与企业的双赢。

  (五)建管并重,抓好现有饲草料地的管护改造。工程建设重在管护,只有经营管理管护措施全面到位,才能使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效益,灌溉饲草料地建设更是如此。正镶白旗上世纪80—90年代的饲草料灌溉工程,受当时财力物力所限,大部分工程未能很好配套,加之多年的过度利用,维修力度不够,3.8万亩已建成的灌溉饲草料地未能发展效益,同时可利用的饲草料地约80%配套水井不能满足灌溉需求。因此,急需在已开发的水资源区域,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投入必要的资金,拉动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作,争取多开发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使生产潜力达到最大值。此外,要抓好田间管理、收贮等各个环节工作,提高灌溉饲草地产量。争取利用5年时间,改造现有灌溉饲草料地1万亩。

  (六)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要遵循自然规律,以水资源评价为基础,合理开发水源,宜草则草、宜料则料、宜牧则牧,因地制宜、优化配置工程、生物和耕作措

  -7-

  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建设开发。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坚决避免无序开采和局部超采,尤其深层水资源补给困难,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深层水的开发利用上要统一规划、严格审批、严格控制开采量,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加强现有灌溉工程的节水改造,重点推广管灌、膜下滴灌和适宜地区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实现由传统灌溉方式向现代化集约灌溉方式转变。

  -8-

推荐访问:农牧区规划建设管理方面调研 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调研报告 饲草 牧区 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