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规划】鞍山市外贸出口五年倍增规划(仅供参考)

时间:2023-05-18 20:1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外贸出口五年倍增规划为落实省政府工作要求,实现我市外贸出口五年倍增,加大出口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推动鞍山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制定本计划。一、“十二五”时期我市外贸发展简要回顾“十二五”时期,我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务规划】鞍山市外贸出口五年倍增规划(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商务规划】鞍山市外贸出口五年倍增规划(仅供参考)



外贸出口五年倍增规划


为落实省政府工作要求,实现我市外贸出口五年倍增,加大出口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推动鞍山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制定本计划。

一、“十二五”时期我市外贸发展简要回顾

“十二五”时期,我市对外贸易总体发展较快,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压力的严重冲击,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外贸战线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对外贸易仍保持较快增长,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鞍山外贸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1.外贸出口稳步增加。“十二五”期间,鞍山市外贸出口得到了快速发展,累计可实现出口129亿美元,同比增长22.52%。其中,出口钢材制品86亿美元,同比增长48%;出口纺织品7.08亿美元,同比增长81.7%;出口镁制品6.99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出口机电产品6.13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出口化工产品3.72亿美元,同比增长42.42%;出口滑石2.34亿美元,同比增长87.04%。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我市出口可达25.5亿美元,与“十一五”期末相比,年均增长7.8%

2.出口商品品质逐步升级。“十二五”期间,鞍钢出口产品中的高附加值钢材制品比重不断增加,我市传统镁砂、滑石等初级产品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得到升级。按照国际标准分类,全市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逐年降低,由“十二五”期初的35%下降到期末的20%。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6.13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全市出口商品结构逐步向合理化方向调整。

3.骨干出口企业迅速崛起。“十二五”期间,市政府悉心培育了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出口企业30,比“十一五”期间增加10家;对近100家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在政策资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2015年,重点出口企业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例已达到90%以上。鞍山紫竹集团、后英镁砂集团、九夷三普、海城正昌机械有限公司、鞍山亚世光电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出口企业迅速崛起。

4.国际市场开拓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我市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升级和深化。结合鞍山五大产业发展战略,每年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俄罗斯纺织服装展、美国国际纺织服装展、美国国际礼品展、沙特国际综合展会等国际知名专业展会。每年组织轻纺出口企业参加春秋两季广交会,我市展位从30多个发展到近80个。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不断增加,市场覆盖面由112个扩大至136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成为我市主要贸易伙伴。

(二)鞍山外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出口规模小,外贸依存度低。2014年,我市出口额27.3亿美元,在全省排位第六。外贸依存度仅为11.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2.出口产品单一,高附加值产品较少。我市出口产品比重最大的为钢铁产品,占全部出口比重的71%,机电产品占13%,镁砂滑石制品占8.7%,纺织品占5.7%。我市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只有13%,低于全省2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43个百分点。

3.企业出口内生动力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我市出口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开拓国际市场投入力量不足;缺乏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外经贸业务的人才队伍;普遍缺少自有品牌,出口渠道不多;对产品质量和服务重视程度不够,仅依靠价格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的做法已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难以为继。

4.外贸环境有待改善,便利化程度需进一步加强。缺少为出口企业服务的综合性外贸公司、代理和中介公司,贸易便利化程度与沿海城市相比还有差距。

二、“十三五”期间我市外贸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未来五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市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对外经贸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机遇。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速缓慢回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代表的全球化进程日益提速,中国-东盟、中国-智利、东北亚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中澳自贸区等正在加快推进落实,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经贸合作层次不断升级。这为我市积极参与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安排,拓展外经贸发展空间创造了机遇。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及省出台的支持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深入落实,有利于保持外贸持续稳定增长。东北地区海关启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大幅节约企业通关成本,外贸环境不断改善。

从我市看,外贸发展面临许多新机遇。一是我市钢铁、菱镁等优势资源深加工水平、产品附加值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逐步提高,激光科技、高端阀门、精细化工、健康制造等新兴产业产品的出口潜力巨大,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等新兴贸易方式已开始起步。二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市企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调整结构带来重大机遇。我市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工程承包、境外投资和海外并购将进一步带动我市设备、产品及技术走出去。三是新一轮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战略,将有助于我市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赢得资金支持和政策红利。四是西柳市场被批准为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试点,为扩大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市场采购贸易及义乌小商品城必将为出口开启新平台,成为我市外贸新的重要增长点。五是与大型综合外贸企业合作出口渠道正在加速拓展。借助中央军贸企业、大型外贸公司的力量,带动我市更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将对我市外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我市出口倍增计划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抓住新一轮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和“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推动传统出口商品升级换代,迅速壮大新兴产业出口,积极培育市场采购、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新兴贸易业态,进一步扩大我市的出口规模和质量,实现“十三五”期末出口倍增,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二)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全市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5%,实现5年外贸出口翻一番的目标。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出口额达到51亿美元,五年累计完成出口208亿美元。

(三)发展重点。

1.努力壮大外贸企业。

1)壮大一批大型出口企业。通过扶优扶强,使出口额超过亿美元以上的出口大户企业由目前的2家增至5家以上。其中,力争鞍钢出口超过20亿美元,紫竹集团出口超过5亿美元,后英集团、亚世光电、福鞍集团出口超过1.5亿美元。

2)培育一批成长型出口企业。通过政策引导,使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出口企业由目前的70家增至150家以上,使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由目前的260家增至500家以上,有出口实绩的出口企业总数由目前的400家增至800家以上。

3)引进一批出口型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新增一批具有出口潜力和国际市场发展前景的生产型企业,新增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贸易型公司,新增一批服务范围广、综合服务能力强的综合外贸服务企业。

2.着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1)加快调整资源型产业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提升钢铁、菱镁等优势资源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综合利用率。推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工业产品出口,重点推进汽车板、硅钢片、铁路用钢、钢板桩等出口。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菱镁、滑石资源,重点开发镁合金、镁化工、镁建材、高细目等菱镁、滑石深加工产品并促进出口。力争“十三五”期末,钢铁制品实现出口25亿美元,镁制品、滑石制品出口达到4亿美元。

2)加快调整装备制造出口结构。围绕我市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调整,重点开发冶金设备、电力装备、矿山设备、工程机械、汽车配件和改装等高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重点推进硅钢生产线、无功补偿装置、电力变压器、智能型输配电设备、水泥搅拌车、路面再生设备等出口。力争“十三五”期末实现出口4亿美元。

3)加快调整轻纺产品出口结构。以海城西柳南台市场为中心,加快我市轻纺行业转型升级,不断探索市场采购贸易新模式。重点发展品牌服装、箱包产品,扩大轻工小商品品种。重点推进适销欧美的童装、工装、西装及适销中东的面料出口。力争“十三五”期末实现出口13亿美元。

4)加快调整新兴产业产品出口结构,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重点是激光、精细化工、新能源电池、高端阀门、健康制造等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出口型项目,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并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推进激光设备、智能终端、LED产品、煤焦油深加工产品、智能锂电池、日本工装、智能控制阀等产品出口。力争“十三五”期末实现出口4亿美元。

5)加快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重点推进食用菌、山野菜、果蔬、猕猴桃、大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深加工农副产品和绿色食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增加农副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力争“十三五”期末实现出口0.4亿美元。

3.大力推进出口基地建设。

1)重点推进钢铁及深加工、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菱镁、纺织服装、农产品等领域的出口基地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形成3个国家级出口基地,3个省级出口基地,5个市级出口基地。基地出口总额达到4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0%以上。

国家级出口基地(3个):

打造西柳服装、南台箱包、义乌小商品城为中心的轻纺国家级出口基地(海城市)。到“十三五”期末,力争西柳市场出口达到13亿美元。

打造菱镁新材料国家级出口基地(海城市)。到“十三五”期末,菱镁新材料出口达到3亿美元,其中深加工矿产品比重要达到90%

打造精特钢国家级出口基地(经济开发区)。到“十三五”期末,钢材出口达到25亿美元。

省级出口基地(3个):

打造彩涂板省级出口基地(台安县)。到“十三五”期末,彩涂板出口力争达到8000万美元。

打造激光及装备制造省级出口基地(高新区)。到“十三五”期末,激光及装备制造产业出口力争达到3亿美元。

打造高端阀门省级出口基地(经济开发区)。到“十三五”期末,高端阀门出口力争达到4000万美元。

市级出口基地(5个):

打造工艺品市级出口基地(台安县)。到“十三五”期末,力争工艺品出口达到4000万美元。

打造食用菌市级出口基地(岫岩县)。到“十三五”期末,食用菌出口力争达到4000万美元。

打造新能源电池市级出口基地(铁西区)。到“十三五”期末,力争新能源电池出口达到4000万美元。

打造冶金矿山设备市级出口基地(立山区)。到“十三五”期末,力争冶金矿山设备出口达到4000万美元。

打造健康制造产品市级出口基地(千山区)。到“十三五”期末,力争健康制造产品出口达到4000万美元。

2)加强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基地发展力度,鼓励出口基地申报国家和省、市级出口基地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努力培育一批服务设施完备、服务能力较强、外贸关联度较高的出口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质量检测、市场开拓、信息查询、人才培训、仓储运输、设备共享等服务。采取政府投资企业化运行、龙头企业建设、基地商会(协会)建设、第三方建设等方式搭建完善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吸引更多企业向出口基地聚集。

4.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1)推进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试点建设。将西柳市场贸易方式改革作为我市外贸领域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贸易便利化、发展新型贸易业态、内陆港建设等,加快义乌小商品城运营,推行市场采购贸易模式。在西柳筹建保税物流中心,集简单出口加工、物流、港口功能于一身,发展成涵盖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简单出口加工等业务的内陆口岸。

2)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深化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继续支持鞍山精特钢电子商务平台的拓展,进一步发挥其在全市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培育“西柳商城”、“大德电商谷”等专业电商平台,发挥对进出口的促进作用。鼓励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提高我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积极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兴建“海外仓”,使跨境贸易实现本地化。加大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宣传力度,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基地、进园区、进中小企业,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覆盖面。

3)加强出口品牌培育。完善出口自主品牌促进机制,支持品牌企业开展境外国际商标注册、出口产品认证,鼓励发展自主品牌与收购、租用国外知名品牌相结合,增强打造自主品牌能力。扩大出口自主品牌宣传,组织品牌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依托政府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到“十三五”期末,累计完成国际商标注册100个以上。

5.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1)加强与中央军贸企业和央企的合作。充分利用中央军贸企业、大型外贸公司的力量,带动产品迈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发挥我市在钢铁、装备制造、矿产品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与中央军贸企业、外贸企业沟通对接。积极引进一批外地外贸公司落户鞍山开展业务,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为全市外贸出口调结构、扩规模做贡献。

2)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在巩固欧、美、日、韩传统市场的同时,紧扣“一带一路”战略,重点拓展东盟、俄罗斯、东欧、非洲、中东亚等新兴市场。充分利用国家及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园区,带动相关产业产品出口。

3)引导企业参加重点展会。充分利用国家、省、市鼓励国际市场开拓的各项优惠政策,组织企业参加省外经贸厅确定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俄罗斯纺织服装展等重点展会,利用各种机会拓展销售渠道。力争“十三五”期间组织我市经贸团组参加100个重点境外展会,巩固和扩大我市商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4)建立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体系。制订贸易摩擦应对预案,加强对各类出口企业的指导与服务,做好企业进出口前的政策引导、产业预警和出口后的跟踪服务,引导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6.进一步改善外贸环境。

1)推进通关一体化。简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在大东北地区“六关四检”通关一体化的基础上,推进我市“三个一”通关模式的具体实施。

2)加强财税、金融对外贸的支持。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及时足额退税,简化外币结算业务审核程序。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进出口信贷业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为全市各类出口企业安全收汇保驾护航。

3)整顿和规范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服务和收费。建立“收费清单”制度,合并取消关检环节重复、交叉收费。加大收费的清理整顿力度,禁止进出口环节强制、指定服务和收费行为,取缔违规设立的服务型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

四、我市出口倍增计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已成立鞍山市出口工作领导小组(见鞍政办发〔201597号),各县(市)区、各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出口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市、县两级政府相关领导与50家重点出口企业包保制度,加强与重点出口企业的联络沟通和信息交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大政策支持。

贯彻落实鞍山市关于促进外贸出口五年倍增的若干政策,围绕财政资金扶持、改善外贸环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加大市本级对外贸发展的资金支持规模,市本级每年拿出2000万元,五年累计1亿元,作为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对出口基地建设、开拓市场、信用保险、央企合作、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给与扶持。

(三)强化考核监督。

将全市出口目标和基地建设目标落实到各县(市)区、各开发区,明确目标责任。建立对出口工作的评价体系和考核问责机制,市政府每年对各县(市)区、各开发区出口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出口工作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对达不到考核要求的单位予以问责。

推荐访问:鞍山市 规划 五年 【商务规划】鞍山市外贸出口五年倍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