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总结】杭州市档案局馆2013年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时间:2023-05-09 16:35:06 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杭州市档案局(馆)2013年工作总结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市档案工作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点加强档案登记备份、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档案总结】杭州市档案局馆2013年工作总结【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档案总结】杭州市档案局馆2013年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杭州市档案局(馆)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市档案工作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点加强档案登记备份、电子文件中心、“城市记忆工程”建设等工作,全面推进“三个体系”建设。

一、抓创新促提升,服务经济建设协调推进

一是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宣传、引导、服务”方针,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档案工作,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服务。重点对钱江新城开发公司、西泠印社集团、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市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杭州金地自在城公司、滨江盾安集团等企业进行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加强登记备份和知识产权、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档案管理。

二是强化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对萧山保税物流中心项目、杭州紫之隧道工程等18个建设项目进行执法检查,确保重点工程档案管理依法、规范。加强与重大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跟踪指导杭州市庆春路过江隧道工程、杭甬运河杭州段航道改造工程、杭州江东大桥、华为二期等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确保齐全、完整。今年全市有23个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通过档案专项验收。

三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帮助指导193个行政村成功创建省、市级示范档案室。积极推广萧山等地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试点经验,利用镇、村数字档案室和农村基层信息查阅点,将档案文件和政府公开信息服务延伸到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全市30多家乡镇完成信息共享工作。

四是着手启动社区家庭建档工作。继续开展村(社区)示范档案室和规范化档案室创建活动,积极与市民政局、市级机关妇工委联系沟通,在全市下发开展家庭建档活动的通知,编辑《家庭建档指南》,制作专题宣传展板,并到相关社区进行家庭建档咨询和指导。

二、抓开源促升级,馆藏结构稳步优化

一是档案登记备份有序开展。下发《关于开展国家专业档案登记备份的通知》,将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等32家单位列为第一批登记备份单位,开展列入目录范围专业档案的登记工作。已完成登记电子业务档案系统35个,并根据各单位专业档案的价值和国家档案灾害防治要求,对相关档案的安全管理现状、保障体系进行评判,出具备份处置意见13份。积极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对市城管委、钱江新城管委会、杭州师范大学、建兰中学等单位创建数字档案室进行指导,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规范和有效管理。

二是档案接收依法合规。全年共接收进馆档案28个全宗36045卷,194281件,影像页691129页。开放鉴定馆藏纸质档案12157卷,完成影像页开放鉴定共290777页,复检21800页。上传到国家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系统平台27129条文件级数据,影像页44484页。

三是征集活动成果喜人。组织开展第七届“杭州印象”纪实摄影作品大赛,征集到反映杭州百姓家庭生活及情感记忆的照片4200余张。个人捐赠档案工作取得喜人成绩,接收到老干部档案550余份、知青档案资料200余份、家谱六套13本。征集到清代早期刻印本《应试诗料笺释》等藏品合计310776件,有关杭州民国时期档案资料1000多页。

三、抓特色促品牌,文化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一是记忆工程日益深化。积极开展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和“企业记忆之窗”示范点创建工作,建德市新叶村等5个行政村(乡镇)被命名为省首批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富阳市诸佳坞村、桐庐县芦茨村等8家单位正积极创建中。娃哈哈集团等3家知名企业被评为省首批“企业记忆之窗”示范点,浙江华日公司、浙江航民集团等单位“企业记忆之窗”正抓紧筹建中。同时,挖掘、整理北宋以来我市教育类档案记忆资源,开展《杭州教育记忆》编纂工作,现已完成核稿并交出版社。

二是编研成果渐成体系。《民国浙江地形图》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绘制的浙江五万分之一比例尺地形图345幅,已完稿付印。至此,我局已形成“杭州古旧地图”类编研项目系列。《杭州交通寻踪》反映了杭州有史以来,尤其是近现代杭州交通发展和建设情况,是“杭州档案”类编研项目系列丛书之一,现已完稿。《杭州通鉴》现已报送编委会终审。

三是展览活动紧贴中心。与杭州市援疆指挥部联合主办的《杭州援疆成果图片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总结了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三年的援建历程和建设成果,并在市政府、市民中心等地巡展。围绕我市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60周年,举办了《杭州老工业档案史料展》,展示了解放后,尤其是1953年第一个五年规划实施以来,杭州近代工业从起步、复兴到发展壮大的过程。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杭州市全国劳模档案史料展》,展示了杭州21位劳模的档案史料。

四、抓管理促服务,利用服务渠道日益畅通

一是行政监管力度加大。抓好档案年检工作,对121家市直单位进行年检抽查,产生免检单位2家、年检优秀单位24家,各项单项先进9家,其余单位全部符合年检要求,年检合格率连续多年达100%。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第10号令。与市国资委联合下发贯彻实施《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通知,指导市属企业编制符合企业实际的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确保企业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加强即将搬迁单位的档案监管,下发《关于在市民中心搬迁过程中加强档案管理的意见》,对档案补充收集、清点核对、安全防范和档案用房安排等提出要求,以确保搬迁单位档案的绝对安全。

二是民生档案管理规范。加强对全市重点民生档案的监管,指导市社保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药监局、市妇保院等涉民单位做好民生档案建档和管理,同时深入调研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完善职工档案调研报告。

三是服务社会平台完善。启动远程查档服务体系,以“就近查阅、就地出证,馆际联网、全市通办”为目标,着手建设市与区、县(市)档案馆、专业档案馆服务中心“三联动”的馆际联动远程查阅服务体系。与上海浦东新区档案馆签订查档合作协议,实现馆际互查互证。与16个区、县(市)综合档案馆、专业档案馆签订“服务公约”,市民只要持有效证件到全市任何一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均可查阅有关档案信息。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和市民之家资讯中心,进一步强化服务,全年接待利用档案资料和现行文件 33492人次。

四是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平台基本建成。杭州市电子文件中心(2012)项目通过终验,全市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完成,现已在线接收13家市级机关单位1.6万件近7万份电子公文。做好全国电子档案移交、接收与长期保存系统建设的试点工作,完成了从杭州市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到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和长期保存系统的对接和数据导入工作,标志着我市的电子文件全程管理模式在技术层面上已基本建成,在整个电子文件生命周期中,从文件的形成、归档整理到移交接收进馆等全部流程已贯通。

五、抓效能促作风,强化机关内外部建设

一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完成动员、学习、讨论、征求意见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档案服务进社区等自选动作,力求把活动落到实处。

二是机关队伍建设不断完善。顺利完成了事业单位机构的调整,将原市档案事务所更名为市档案服务中心,增挂市电子文件管理服务中心的牌子,经费形式由自收自支调整为财政补助,人员编制由5名增加到10名。

三是宣传氛围进一步浓厚。举办“6·9国际档案日”广场宣传、档案服务进社区等系列活动,使档案工作走近市民、贴近生活。2012年创刊的内部交流刊物《杭州档案》现已出版12期,逐步形成文化性、史料性、资讯性于一体的办刊风格。

四是档案学会工作进一步完善。市档案学会通过民间组织管理局评估被评定为A级社团,被市社科联表彰为2013年社科普及优秀组织。

推荐访问:杭州市 工作总结 档案局 【档案总结】杭州市档案局馆2013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