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方案】区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全文)

时间:2023-05-19 16:1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全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务方案】区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全文),供大家参考。

【商务方案】区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全文)



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产业

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1529号)文件精神,结合黔江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区”总任务,按照“两个核心目标”总要求,以改革为统领,以法治为保障,以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为总目标,大力实施打造大商圈、建设大市场、培育大企业、升级大流通、实施大统筹、行业大规范“六大”工程,加快实现流通现代化,促进商贸流通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20年,全面建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5亿元,年均增长10.3%以上;商品销售总额达到270亿元,年均增长12.7%左右;住宿餐饮业营业额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13.3%左右;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馆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会展产业直接收入5亿元,拉动消费30亿元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打造大商圈,强化商贸聚集功能

提档升级老城核心商圈。加快推进大什字购物广场二期等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优化完善核心商圈交通网络,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合理布局商业业态,积极引进知名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入驻;鼓励商圈内现有商贸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要,主动调整结构,引进知名品牌提档升级;启动智慧商圈建设,将老城核心商圈打造成集创意、设计、咨询、融资平台、广告、零售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规划建设新城新兴商圈。积极融入城市东进战略,按照集中打造、整体开发、人车分流、功能配套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布局、高质量建设新城新兴商圈。新城商圈主要承载黔江商贸流通业聚集辐射功能,在业态上要重点布局大型区域专业市场、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区域性会展中心及红星美凯龙、万达广场等品牌商业,配套建设新城居民生产生活所需的超市、百货商场和金融服务网点。

建设培育社区便民商圈。在城东下坝、阳光花园、城南南沟、黔洲宾馆、城西原西客站等社区和片区,各规划建设一个社区便民商圈,布局居民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日用百货商场、超市及家电维修、洗染、理发等商业网点,进一步促进便民利民消费,力争到2020年底,创建市级以上社区便民商圈3个以上。

(二)建设大市场,增强商贸辐射能力

加强现有专业市场培育。制定出台黔江区区域性专业市场培育方案,支持现有商品市场转型升级,推动专业化提升和精细化改造,拓展商品展示、品牌孵化、回收处理、电子商务、统一结算等功能,鼓励创新批发物流服务模式,实现交易与仓储、物流、配送分离。

加快推进在建市场进度。加快推进新城“六大市场”、渝东南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渝东南冷链物流中心、武陵山现代粮食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目前在建市场在2017年前全部建成投用。按照边建设边招商、招大商引名企的思路,指导市场业主积极开展招商工作,做到建成一个市场、带动一个行业、服务一方需求。

合理布局新建专业市场。认真执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渝府发〔201530号),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的要求,重点布局农副产品、家居建材、五金机电、汽摩配件、小商品(电子电器)、进口商品展示展销以及中西药品等专业市场。严格控制新建续建大型商品市场,实施听证和约谈制度,对用地规模100亩以上及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续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由区政府提出听证申请,报市商委组织听证;对用地规模100亩以下及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下1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续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由区政府组织听证。

(三)培育大企业,强化市场主体支撑

深化商贸流通企业改革。支持国有独资企业引进外资、民营资本等组建发展国有控股或相对控股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引导大中型民营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及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相互参股等方式组建发展混合所有制集团型企业,鼓励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与中小微企业开展上下游资源整合组建战略联盟,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限额以上企业做大做强。继续执行《黔江区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市场)考核奖励办法》(黔江府办发〔2012253号),进一步加大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支持,筛选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区内外市场同步开拓、产供销全链条经营、市场核心竞争力突出的大型商贸流通骨干企业。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专业市场、商贸物流、居民生活服务、会展、电子商务等行业,分别筛选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品牌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到2020年,全区限额以上企业达到150家以上,亿元级企业达到30家以上。

大力发展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三证合一”改革,优化审批流程,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进一步完善微型企业扶持政策体系和服务机制,落实创业补助资金、后续扶持专项资金等优惠政策,加强企业培育服务工作,宽松发展环境,支持个体工商户向企业转变、限下企业向限上企业转变。深入推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充分运用各类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提供优质的培训、融资、信息、市场拓展、电子商务、消费信息发布等服务。鼓励发展微型商贸流通企业,完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与微型企业结对帮扶机制,鼓励开展工商、农商对接合作。

(四)推动大转型,提升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融入全市网络零售“十百千工程”,支持商贸企业、专业市场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同步开展网络零售业务,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和产业规模。支持发展O2O、移动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兴商业模式。按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标准,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示范区,扩大电子商务在居民生活服务、休闲娱乐、商贸、工业、旅游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发展第三方支付,加快推进电子发票应用,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信用体系。

大力培育特色街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产业和历史文化优势,重点打造民族风情城、伴山国际、三岔河、水井湾、濯水古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美食、夜市品牌商业街。充分挖掘原有商业街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传统风貌的商业建筑,强化商业街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塑造。做好特色商业街培育工作,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快推进黔江会展中心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会展业发展机制。加快推进政府主导展会转型,引导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主办,完善会展业公共服务机制,推动会展业向市场化转型。利用各类城市资源,做大做强会展市场主体,重点培育武陵山汽车博览会、武陵山家居博览会、特色产品区域性地方品牌展会,争取引进国际性、全国性、全市性大型展会来黔江举办,拉动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以电子商务、信息化及物流配送为依托,推进发展直营连锁,规范发展特许连锁。支持连锁经营企业向周边地区扩张。鼓励流通龙头企业向乡镇街道发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建设直采基地和配送中心,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方便城乡居民消费。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加快商贸领域第三方物流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骨干配送企业,促进商贸物流企业规范发展。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整合资源建立配送联盟,开展城市共同配送。大力发展专业物流,支持建设电商物流区域性仓储配送中心和自动立体仓库,发展“网购店取(送)”等新型配送模式。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运营水平,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货源、车源和物流服务等信息的高效匹配,降低车辆空载率和交易成本。

(五)实施大统筹,促进行业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居民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执行《黔江区扶持住宿餐饮业发展办法》(黔江府办发〔201440号),引导餐饮住宿业转型发展,发展大众化、休闲旅游餐饮,打造一批品牌农家乐集聚区,培育一批连锁化、经济型酒店。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业态配置,支持建设集社区综合超市、标准化菜市场、便利店、餐饮店、再生资源回收点、健康、养老、看护、配送站等大众化便民网点于一体的“一站式”新型社区便民商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建设公益性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和服务人员供给基地,培育一批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逐步健全养老护小型家政服务人员培训体系,扩大家政服务供给。

构建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推进武陵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加强白家湾蔬菜水果批发市场规范改造,强化乡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推进乡镇农贸市场与区域性批发市场、区域性批发市场与市级一级批发市场的无缝对接,着力构建三级农产品市场体系。支持农产品主产乡镇建设产地集配中心,促进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安全化。支持商贸企业整合上游生产和下游营销资源,鼓励龙头企业结合品牌建设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支持农产品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标准化改造,推动冷链配送车辆统一标识管理,促进农产品冷链与供应链、物联网、互联网协同发展。

推进乡镇商贸“五个一”建设。完善乡镇商业设施布局,规划建设乡镇微型商圈,配置品牌连锁超市、农贸市场或特色市场、品牌餐饮、星级农家乐等商业设施。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商贸强镇,巩固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综合服务功能和“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

推进内外贸融合发展。积极争取在黔江设立海关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机构,加快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外经贸经营主体,着力扶持区内的特色产品和制药、丝绸、机械等行业具有外向型发展潜力的企业,吸引更多外贸企业落户黔江,扩大出口规模。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借鉴国际贸易通行标准、规则和方式“走出去”发展,建立海外营销、物流及售后服务网络,支持外贸企业建立国内营销渠道,拓展国内市场,提升市场消费转型能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六)落实大规范,提升行业安全稳定能力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落实有关促进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的制度及行为规范,建立零售商、供应商供货合同抽查制度和大型零售商年度报告制度。稳步推行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加快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健全举报投诉办理和违法行为曝光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贯彻落实促进全国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法规政策,破除阻碍商品合理流动和正常竞争的区域封锁和行业垄断规定,取消针对外地企业、产品和服务设定的歧视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价格。

规范行政审批。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评估清理行政审批、备案等事项,及时停止已被国务院和市政府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承接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规范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时限。积极探索建立网上审批制度,开展审批延伸服务,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制度,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和收费项目,实行目录清单管理,不断完善公示制度。坚决制止各类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等行为。

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开展重点商品、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完善网络商品的监督检查、风险监测、源头追溯、质量担保、损害赔偿、联合办案等制度,依法惩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促进电子商务和电视购物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商贸流通投诉处理和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建立曝光平台,完善商贸流通领域重点行业消费警示制度。建立覆盖全区商贸流通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系统,完善部门间、区域间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

完善市场保供体系。加强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建设,加大粮油、猪肉、蔬菜、食糖、农资、应急物资等重要商品储备,增强平抑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大力实施“粮安工程”,加快粮仓改造、建设和升级,确保区级粮食储备不低于7000吨。规划建设保供基地,抓好产销衔接,完善商品市场供应体系和调控机制,确保商品供应充裕、市场稳定。

推进商贸流通信用建设。建立商贸流通企业信用信息记录和披露制度,依法发布失信企业“黑名单”,营造诚信商业文化氛围。推动建立线上网络和线下实体店消费的信用评价机制。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具有信誉搜索、同类对比等功能的综合评价;鼓励行业组织开展以信用记录为基础的第三方专业评价;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商品质量、服务水平、购物环境等内容的消费体验评价。

推进绿色循环消费设施建设。推广绿色低碳节能设备设施,推动节能技术改造,培育一批集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和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绿色市场、商场和饭店。推广绿色低碳采购,支持商贸流通企业与绿色低碳商品生产企业(基地)对接,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支持淘汰老旧汽车,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促进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体系建设,推进报废汽车资源综合利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成立黔江区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商贸的副区长任组长,区级相关部门及街道办事处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商务局,由区商务局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建立日常工作推进机制,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二)完善规划体系。编制好全区“十三五”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商贸物流设施。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将商贸发展规划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发展规划中;要加强商圈、市场周边道路、停车位、公交站点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切实解决商贸物流特别是城市物流配送车辆通行难、停车难、卸货难等问题。

(三)落实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积极争取落实更多的中央和市上商贸促进专项资金,逐年增长区级商贸发展资金。要用好各级商业发展资金和城市建设配套费商业专项,重点支持重点商贸企业考核奖励,公益性商贸流通设施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以及家政、餐饮等生活服务业和中小商贸企业发展。支持融资机构开发符合商贸流通行业特点的融资产品,提升对商贸企业的增值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商贸企业动产、仓单、商铺经营权、租赁权质押融资业务的支持力度,探索开展无形资产质押和收益权抵(质)押贷款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子商务企业、优质网店的支持。加强对商圈建设的金融支持,探索建立适合商贸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商贸企业、诚信经营户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改进消费信贷业务管理方式,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推动商业银行在充分把控行业和产业链风险的基础上,发展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完善小微商贸企业融资环境。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各类适合小微商贸企业的线上融资贷款品种。

(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继续落实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政策;继续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贯彻落实好国家出台的生活性服务业“营改增”政策,加大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跨地区经营企业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政策;支持商贸物流园区、仓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体化、网络化配送,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信息平台企业,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落实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取消刷卡手续费行业分类,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餐饮业刷卡手续费支出。推进工商用电同价,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允许商业用户选择执行行业平均电价或峰谷分时电价,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合法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缴车辆通行费,落实好企业失业保险费率2%的政策。

(五)加强用地支持和管理。制定政府鼓励的商贸流通设施目录。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商贸流通业项目用地标准,对纳入政府鼓励商贸流通设施目录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城区商品批发市场异地搬迁改造,政府收回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后,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安排商品批发市场用地。依法加强商贸流通业用地管理,禁止以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等名义圈占土地,防止土地闲置浪费。

(六)营造社会舆论氛围。发挥主流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渠道,通过新闻发布、政策解读、专家访谈、新闻调查、系列报道、专栏专题等形式,及时、持续、深入报道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工作动态,广泛宣传工作进展和先进典型,扩大舆论影响,营造浓厚氛围。

推荐访问:产业发展 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 【商务方案】区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