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调研】三改三破”打造极贫攻坚“石朝样板”——务川自治县石朝乡脱贫攻坚调研(仅供参考)

时间:2023-05-30 08:55:32 脱贫攻坚 浏览次数:

三改三破”打造极贫攻坚“石朝样板”摘要:务川自治县石朝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力量分散、基础薄弱、增收困难“三大难题”,以改革的手段,超常规的力度,通过“三改三破”全力总攻贫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验调研】三改三破”打造极贫攻坚“石朝样板”——务川自治县石朝乡脱贫攻坚调研(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经验调研】三改三破”打造极贫攻坚“石朝样板”——务川自治县石朝乡脱贫攻坚调研(仅供参考)

三改三破”打造极贫攻坚“石朝样板”


摘要:务川自治县石朝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力量分散、基础薄弱、增收困难“三大难题”,以改革的手段,超常规的力度,通过“三改三破”全力总攻贫困,破解了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乡村面貌发生空前变化,走出了一条极贫乡镇超常规脱贫攻坚之路。

石朝乡位于务川自治县东部,距县城43公里,平均海拔  1100米,是典型的边远高寒山区,辖5个行政村15244人,2016年初建档立卡贫困户951户、3122人,贫困发生率21.8%,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

主要做法

一、改革组织领导模式,破解力量聚合难题。“众人拾柴火焰高”。石朝乡极贫攻坚有效破解了扶贫工作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的问题。一是五级“联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纵向联动,成立了由省挂帮领导任指挥长,省民宗委主要负责人任常务副指挥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省、市、县、乡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石朝乡极贫攻坚指挥部,并整合五级人员力量成立了5个“尖刀突击队”,形成了省牵头抓总、市统筹落实、县具体实施、乡阵地作战、村工作到户的联动工作格局。同时,明确1名县委常委担任石朝乡党委第一书记,为乡党政领导班子增配2名实职和4名挂职领导分块抓脱贫工作,5个行政村各增加1名村委会副主任,切实增强了一线工作力量。二是干部“联抓”。明确各级干部工作职责,建立攻坚干部“月报告、月考核、月评定”和“三按月一招回”、微信精细化管理平台等管理制度,对石朝乡脱贫攻坚工作五级干部145人实行微信签到,对11名班子成员、5个村党支部书记、5名驻村第一书记实行每日晒评工作日志,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在一线压实责任、理顺关系,既各司其职又联管联抓,既从严管理又注重实效,形成了“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工作格局,使各级干部在攻坚拔寨中“狠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营造了“攻坚无旁观者,人人都是主力军”的良好氛围。三是群众“联心”。强化思想共识,凝心聚力抓攻坚,召开“党的声音进万家”、 群众会等活动160余次,共9200多人次参与,反复教育引导,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激情,拔掉思想上的“穷根”,促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盼脱贫、想脱贫、会脱贫、能脱贫的内生动力。特别是推行“三助”模式,针对贫困户、已脱贫户和临界户、非贫困户三类群体享受政策不同而产生的群众思想问题,通过417名干部“一对一”帮助贫困户,落实“1+N”扶持政策扶助300余户已脱贫户和临界户,实施120余个民生普惠项目支助非贫困户,有效消除了扶贫政策差异实施的不平衡心理,形成了和谐共荣的良好发展局面。四是社会“联扶”。各级党组织共同发力,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力量帮扶,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和地方脱贫的有机统一。共有10多个企业投入帮扶资金6000多万元,落实帮扶项目20余个,用于石朝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发展,惠及全乡所有贫困群众。特别是茅台集团捐资2500万元集中用于改造石朝乡基础设施,中建四局捐资1000万元,用于贫困户产业发展,展现了大企业的大担当。

二、改革项目推动模式,破解基础薄弱难题。“基础不牢固,致富无门路”。石朝乡极贫攻坚找准了长期以来制约脱贫的关键,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改变常规推动模式,高标准、高规格、高速度打牢脱贫基础。一是规划“全维度”。按照“适度超前、全面覆盖、极速推进”的原则,以建设“大交通”“大水利”“大通讯”为目标,坚持“早投晚投早晚都要投的先投”,改“循序渐进”为“整体推进”,改“先易后难”为“集中突破”,重新对石朝乡基础设施进行了全方位、全维度规划,超前谋划实施未来五年的建设项目,共涉及项目127个、总投资28.5亿元,做到了“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二是推进“加速度”。围绕“项目零拖延,服务零差错,企业零投诉,征拆零上访”的“四个零”要求,建立“一个重点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机制,对项目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手续,都快办急办特办,争分夺秒抢时间,始终保持全程全速奔跑的“热度”和“速度”,尤其是对需要采取非常手段推进的项目,实行县委书记、县纪委书记、县审计局长、县发改局长、县财政局长“5人研究备案制”,做到领导担责定项目、干部担当推项目,确保重点项目快落地、快建成、快达效,创造了“3个月全面完成集镇升级改造,6个月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23公里、黔北民居改造1771户”的“石朝速度”。特别是在攻克易地扶贫搬迁“硬骨头”上,采取“县内搬迁”和“跨区域搬迁”相结合的方式,把三年的搬迁任务提前到了一年实施一年见效,其中在新蒲新区跨区域安置60户。三是督查“高强度”。建立联动督查机制,成立攻坚督战队,派驻专门督战员,按照定兵、定岗、定责、定位、定效“五定”工作机制,坚持一日一督查、一天一通报,实行天天分析会、一周一调度,对各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高强度挂图督查督办,确保项目不完成不销号。同时,把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纳入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对在项目推进中工作不积极、成效不明显、群众不满意,连续两个月考核评定为不称职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处理。目前,已有5名干部因工作不到位受到纪律处分。

三、改革产业发展模式,破解稳定增收难题。“产业兴则脱贫快,产业强则百姓富”。石朝乡极贫攻坚抓住了产业弱这个长期以来贫困的根源,大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一是优化结构“增实力”。坚持主导与配套相结合,牢牢把握“因地制宜”的原则,既照顾传统习惯,又充分考虑农村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在发展好烤烟、金银花等传统主导产业的同时,根据石朝乡梯度海拔明显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香榧、精品水果等配套产业。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既发展构树、养殖等短平快产业,又兼顾中药材等长效产业,确保群众短期能增收脱贫、长期有致富产业,切实增强产业对脱贫的可持续性。与此同时,创新发展“飞地经济”,在大坪绿色食品工业园区调整100亩土地建设石朝工业园,加快建立“产+销”全产业链;立足资源禀赋,按照“332”的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规划建设3大景区、3条旅游精品线、2个地质公园,全力将石朝打造为避暑休闲、观光体验、猎奇探险的旅游胜地。二是强化抱团“增内力”。坚持“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通过党建引领推动贫困群众抱团发展。创新推行“511”抱团脱贫模式,以5户贫困户组成1个互助组(选择一户有致富头脑的农村党员或致富能人作为户长),根据意愿抱团发展1个产业,弥补了贫困户发展动力、技术资金等不足,实现了贫困群众抱团联动、共建共富,切实增强了集团效应,目前全乡共建立贫困群众脱贫互助组190个,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坚持支部引领产业发展,通过“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组建贫困户合作社5个,并建立向贫困户重点倾斜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群众参与合作生产经营,覆盖全乡80%以上的贫困户。三是深化“三变”“增动力”。进一步深化“三变”改革,探索推进“土地流转获租金、就业入企赚薪金、投资入股分利金”的“三金”模式,把贫困户全部链接进来,实现户户有产业、户户可分红、户户能脱贫。用好村级集体经济省级示范县专项资金,抢抓省信合联社对口帮扶机遇,对石朝乡5个村每村匹配100万元,并入股信合联社,村级集体每年分红10万元。用活“特惠贷”政策,将有投资意愿的农民5万元“特惠贷”资金入股县洪投公司,每年每股村级集体分红500元、农户分红4000元。2016年,石朝乡群众流转土地共获租金235万元、企业务工共获薪金328万元、入股分利金共128万元。全乡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600多万元、纯收益80余万元。

取得成效

一、实力空前提升。通过集中火力攻坚,石朝乡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6年底,财政总收入由2015年的842万元增加到1700万元,实现翻番目标;固定资产投资从2015年的1.2亿元增加到5.2亿元,增长333.3%,超过了前五年的总和;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1%,下降了8.7个百分点。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从20169月的300多万元增加至目前的600多万元。项目推进进度位列全省20个极贫乡镇第2位;在全市乡镇综合排位中,石朝乡从2015年的190位跃升至110位,实现了“短期内有较大变化”的目标。

二、产业空前发展。通过集中火力攻坚,石朝乡传统产业“从小变大”、特色产业“从无到有”。在巩固烤烟、金银花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香榧、中药材、果蔬产业,引进龙头企业2家,打造省级产业园区2个,建成“两个万亩、四个千亩”高标准产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面积近一年时间增加近1万亩,构建了人均1万元的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了产业对贫困户全覆盖,实现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通过产业带动,2016年石朝乡减少贫困人口3201250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74元,比2015年增加近1000元。

三、交通空前突破。通过集中火力攻坚,石朝乡交通设施建设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五年规划一年完成”的思路,狠抓大通道建设和通村通组道路全覆盖,投资9.25亿元,启动了石朝至县城至铜仁德江快捷大通道建设,石朝将进入务川县城和铜仁德江半小时经济圈;新()建通村通组公路31142公里,在近一年时间启动实施的公路里程数是石朝乡历年实施总和的两倍,通村通组覆盖率从2015年的20%提升到目前的80%,将于年底实现全覆盖,外联内畅的交通格局正加速形成,石朝的交通劣势正在逐步转变为区位优势。

四、干群空前融合。通过集中火力攻坚,推进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民生大改善,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领导带着干、干部比着干、群众跟着干,在转变作风中提升服务水平、回应群众关切,投资3500万元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配套设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通过“兵团式”结对帮扶,党员干部为贫困户带去扶贫政策、送去创业技能、帮助发展产业,党心民心空前凝聚,党群干群关系空前融合,群众自编自演花灯戏,歌颂党的好政策,点赞干部好作风,营造了“干群齐心战贫困”的浓厚氛围。

经验启示

一、必须坚持党组织引领,汇聚强大合力。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在石朝极贫乡镇脱贫攻坚中,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调动干部、群众、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攻坚,走出了一条在党的领导下举全省之力集中攻坚的路子。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量,整合资源,才能在脱贫攻坚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坚持问题导向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在石朝极贫乡镇脱贫攻坚中,始终聚焦组织方式、项目推动、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问题为突破口,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补齐短板,找准了“病根”,开对了“药方”、见到了“药效”。事实证明,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找准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三、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敢于创新突破。打破才能得生机,改革才能快发展。在石朝极贫乡镇脱贫攻坚中,坚持打破常规思路、采取超常举措、拿出特殊手段,改变了过去的惯性思维定势,改出了新活力,革出了新动力,确保了各项工作高效快速推进,实现了“短期内较大变化”的阶段性目标。事实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有效破解脱贫攻坚中的难题。

四、必须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既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在石朝极贫乡镇脱贫攻坚中,始终坚持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地位,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通过511”群众抱团脱贫等模式,群众从“等靠要”变为了“争赶比”,从“要我脱贫”变为了“我要脱贫”。事实证明,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达标脱贫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拟脱贫对象在收入算账上基本能达标,但对照“七个不能脱”的标准,目前仍有部分饮水和住房安全不达标,少数因全家外出而未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和未参加新农合医保,个别适龄学生因身残或智残而辍学,个别帮带干部到位不好、帮扶措施不够具体。建议:省市对口帮助单位和干部、县乡村三级要对照“七个不能脱”要求,加强摸排核查力度,对住房保障、饮水安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及时发现、迅速补齐,切实做到因户施策,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对贫困家庭有特殊困难的,要掌握情况,建好档案,加大帮扶力度。对影响石朝乡脱贫攻坚达标验收的问题,由市扶贫办牵头抓总,认真梳理和明确责任,省、市相关部门和务川县委县政府逐项落实。

二、群众满意度仍需进一步提高。由于政策原因,2014年退出的贫困户、临界贫困户及非贫困户没有享受到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虽然务川县开展了“1+N”扶助和项目支助,但与扶贫政策的力度比较,有一定差距,这部分群众的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切实发挥省市县乡村五级攻坚队伍的作用,通过广泛召开群众会和上门宣传讲解等方式,把涉农惠民政策和精准扶贫政策向群众讲好讲全讲透,及时做好沟通交流,耐心解答释疑,市县扶贫办等涉农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实地指导。同时,加快实施“小康六项行动计划”,及时兑现惠农惠民政策,让更多群众受益,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卫生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石朝乡新农村建设实施后,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较大改善,但部分群众房屋内部环境较差,地面尚未硬化,设施破旧凌乱,加上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未彻底改变,环境卫生普遍较差。建议:加快实施“四改”工程(改厕、改厨、改圈、改屋内地面),市住建局、市民宗委、市农委等部门要加快项目资金拨付进度,县乡要加快组织实施和加强施工调度;乡村两级要教育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卫生好习惯,改变生活陋习,彻底消除农村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五乱”现象。

推荐访问:攻坚 调研 脱贫 【经验调研】三改三破”打造极贫攻坚“石朝样板”——务川自治县石朝乡脱贫攻坚调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