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时间:2023-05-10 09:50:06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2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我们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经济和社会事业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中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市中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我们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一年,也是为建设繁荣魅力和谐现代化新市中奠定坚实基础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和全区人民一起,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稳步回升、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0.7:17.3:82调整为0.7:16.8:82.5,按可比口径计算,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65亿元,增长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增长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达到33.1亿元,增长22.5%。主导产业快速发展。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66.1亿元,增长12.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8.9%,较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我区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金融业较快发展,渣打银行、广发银行等31家金融机构落户开业,全市第3家外资银行——东亚银行济南分行、全省第2家外资财产保险公司——利宝保险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签约落户,金融业实现区级税收7.54亿元,增长34.4%。商贸业繁荣发展,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3亿元,增长15%,英雄山文化休闲商业街成为全市第一条国家级特色商业街。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积极培育亿元楼、特色楼,辖区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务楼宇达到56座,总部企业达到170余家。深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接待13个国(境)外团组参观考察,我区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市第四区缔结为友好城区,进一步扩大了市中区的对外影响力和开放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全年引进新注册项目655个,实际到位资金54.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12%;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增长10%,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华能山东电力燃料有限公司等39个总部型项目相继落户,平安金融中心、天力国际城项目已签定框架协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新增个体工商户3110户、私营企业1420家,新增注册资金4.5亿元。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新认定市级自主创新产品36项,组建山东省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49项,腊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复审,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5.5%,列全市各县(市)区第1位。节能减排深入推进,全年淘汰落后设备77台(套),完成污染减排项目7个,彻底拆除了九龙水泥厂和卧虎山水泥厂5套水泥磨机,全面完成了市里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二)发展布局更加清晰,城乡建设快速推进。按照主城带动、板块布局、全域发展的理念,深入落实“一核三区①”、“六大基地”、“一河多园”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总投资1690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2836万平方米的33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完成征收拆迁80万平方米,供应土地12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280万平方米,全区城乡统筹、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增创新优势。围绕增强中心城区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步伐,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已形成规模,经八纬一、梁庄等4个棚改项目基本建成,绿地普利中心、中海九曲、文庄公租房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山公园东、山东书城、润华国际财富中心、祥泰广场、华润依山郡等项目全面开工,南北康、搬倒井、小岭等片区完成房屋丈量,中心城区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城郊西南部释放新空间。围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城郊西南部的规划建设,确定了六大产业基地的边界范围,完成了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文化创意、交通装备四大基地的规划策划方案,岳而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安置房的立项、土地等手续,大庙屯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拆迁26.9万平方米,仁里村、董庄村等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完成拆迁5万余平方米,韩庄等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策划方案获得审批。南部农村呈现新变化。围绕生态改善和生态富民,进一步加大南部山区的保护与发展力度,投资2800余万元的玉符河(宅科—崔马桥段)治理工程全面竣工,新建“五小”水利设施②200处,投资1500万元的大党路改造工程全线竣工;新建都市农业园区3个,全区市级以上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达到13个,“一河多园”生态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三)综合整治深入开展,环境面貌明显提升。坚持把城市管理作为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牢牢抓在手上,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四大行动③”,一批城管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城乡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大城管体制逐步健全。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探索建立了集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市政养护、城管执法、数字化监督等于一体的“大城管”体系,积极推进重心下移、资金下移、人员下移、责任下移,初步实现了城市管理的规范化、长效化。大力推进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提前完成了6个城郊街道办事处的达标验收。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建立完善了监督有力、奖罚分明的城市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城乡面貌大幅提升。全年投入4.5亿元,扎实推进以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排查清理垃圾26.2万立方米,完成楼体亮化26栋,高标准整治了103省道、104国道和二环南路、二环西路,新增、提升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绿化荒山500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9%,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列全市第一。市政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完成了经二路、刘长山路等5条道路的拓宽改造,维护整修纬二路、玉函路等60条道路;改造提升王官庄九区等9个开放式居民小区,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8.4万平方米,新建休闲健身广场19处,增设停车位500个,社区设施更趋完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河段长制,对袁柳河、十六里河西河等9条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清理淤泥垃圾7万立方米,确保了行洪畅通。

(四)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着力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全年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达到14.2亿元,增长19.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43万元、1.34万元,增长12.9%15.2%。惠民力度逐步加大。全年安置就业再就业1.8万人,组织就业培训4700人次,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50%157%;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从250元提高到30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到450元,重度贫困残疾人救助标准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100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利群众600余万元,“双困”家庭人均住房面积提高了16.4平方米,全年发放各类保障救助资金1.07亿元。民生服务持续延伸。投资7600万元,完成了12所校舍的加固工程和泺源学校的拆除重建,新设了4所公办性质幼儿园,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区医院主体工程完工,5个综合文化站、12个社区文化中心和7个农村文化大院通过市级达标验收,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新增社区服务用房4570平方米,创建“五星级示范社区”8个,全市首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二七新村中心投入使用,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纲一网”视频监控系统④建设全面推进,全区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了32.9%;扎实开展信访积案“百日会战”,一大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解决,群众来信来访同比下降了9%;大力推进安全、消防“网格化”建设,创建市级以上安全社区4个;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辖区“小饭桌”进行了食品安全星级评定,依法取缔了二环西路食品半成品违法经营市场;健全三级预警工作体系,开展各类应急演练24次,参加人员9000多人次,危机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物价统计、史志档案、慈善老龄、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我区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系统先进单位、全省双拥模范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五)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更趋优化。坚持以改革创新突破瓶颈,以优化环境助推发展,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完善区街财政体制,实行双轨考核、分成奖励,街道办事处招商引税、涵养财源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大力推行公益性项目法人制和代建制,保证了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制定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了资产配置有预算、处置有程序、收益有监督的目标;在全市率先试点自管公房租赁权公开拍卖,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推行重大项目代办制,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审批事项平均承诺办结时限缩短了3个工作日,营造了运转高效的政务环境;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权力运行、提升执法水平,营造了规范公正的执法环境;创新便民服务途径和方式,新建便民服务中心15处、社区便民代办点155个,营造了优质便民的服务环境。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办复人大代表建议26件、政协委员提案56件,面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修订完善《区政府工作规则》,促进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廉政风险源头治理,在全区15个单位开展了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试点,全年排查廉政风险点2000余处,政府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增长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极为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监督支持、团结协作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以及所有为市中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为我们在新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一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必须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立足区域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思路举措,以清晰的发展思路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二是面对繁重紧迫的发展任务,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建立健全主体明晰的目标体系、全程跟踪的督导体系、奖罚分明的考核体系,以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高效完成;三是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实干苦干,紧盯目标不放松,千方百计破难题,锲而不舍抓落实,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四是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必须坚持顺应民意、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始终以民生改善的新成效赢得群众的支持拥护。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部分骨干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城乡结合部发展很不充分,城中村改造任务还很艰巨;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还不够高,城市功能、形象和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还需加强;少数工作人员的素质、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服务意识和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3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至关重要的一年。作为省会中心城区,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发展,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开启了建设繁荣魅力和谐现代化新市中的新征程。我们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形势机遇,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全力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积极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聚力量,真抓实干,努力在济南市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走在前列。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繁荣、魅力、和谐现代化新市中的奋斗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环境打造为抓手,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努力在产业升级、载体建设、环境提升、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和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不断开创省会中心城区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综合考虑分析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出口创汇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里下达的考核指标。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2013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在产业升级、实力壮大上取得新进展。围绕构建与城市定位相匹配、与区域功能相协调、与发展优势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服务业优先,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先行区。一是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抓住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综合改革试点和申报国家级示范中央商务区的难得机遇,健全完善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增强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的集聚力。积极做好东亚银行等签约金融机构的落户和花旗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工作,大力发展财务、信托、担保等新型金融服务机构,促进金融业多元化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全力打造一批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现代高端商务楼宇,为总部企业发展提供优质载体。建立和完善总部企业信息库,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定向推介,积极引进全国或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促进总部企业加快集聚。加大对总部企业落户选址、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为总部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三是优化提升商贸服务业。加快鲁能领秀城商业综合体、中海·环宇城等大型商业设施建设,积极引进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商贸商务企业,加快推动商贸服务业扩容提质。进一步加大英雄山文化休闲商业街区的改造提升和业态置换力度,促进现有商业提档升级。完善大型居民小区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积极发展社区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升民生商务发展水平。四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山东书城、兴隆城市主题公园和融汇文化创意城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大力发展数字传媒、文化艺术、生态旅游等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六大基地”的规划建设,抓好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引进工作,推动国药控股等落地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新产品研发的扶持力度,培植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对行业发展带动作用突出的骨干企业。五是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按照“一河多园”发展布局,以服务城市和改善生态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玉符河流域的治理力度,加快农业园区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以绿色生产、旅游休闲、生态景观、体验参与为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

(二)精心打造“一核三区”,努力在载体建设、产城融合上取得新进展。坚持项目带动,突出内涵品位,加快推动“一核三区”规划建设,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一是做强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继续优化“两纵三横⑤”的空间布局,加快实施大观园东、经九路三号项目的征收拆迁,尽快启动上新街片区、电力医院北片区等旧城改建项目,促进绿地普利中心、润华国际财富中心等项目主体工程尽快竣工,努力为发展现代金融、高端商务提供优质载体,着力打造金融特色鲜明的济南主城CBD。二是做优老商埠文化休闲商务区。围绕复兴百年商埠,加快中山公园东商埠文化展示区建设,启动天桥南三角地等项目,扎实搞好老商埠二期项目的规划策划,积极推动中山公园扩建改造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正确处理好推进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的关系,精心保护好商埠文化遗存和历史建筑,逐步把百年商埠区建设成为济南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中央文化地标。三是做精英雄山文化休闲商务区。重点抓好中光明街片区、祥泰广场、欧亚大观商都等项目,为商贸商务、时尚休闲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载体;更加注重片区规划的人文性、整体性和超前性,科学规划除尘设备厂、四里村片区等项目,使项目功能与片区定位相吻合。围绕英雄山文化休闲商业街区改造提升,有机整合片区内购物餐饮、文化培训、健身娱乐等优势资源,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休闲产品,努力建设规划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商业氛围浓厚的现代化特色城区。四是做美南部生态新城休闲商务区。坚持生态保护、空间拓展和产业打造相结合,统筹土地、项目、产业等各种因素,全力推进片区内12个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重点抓好华润兴隆项目南地块的征收拆迁、村民安置和北地块的小姑山公园建设,积极推进西河片区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启动南北康、文庄及搬倒井、小岭等片区的征收拆迁,协调配合做好二环西路高架南延、顺河高架路南延、二环南路高架工程和腊山热源厂一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拉开南部生态新城建设发展的大框架,努力打造城市形象新名片、经济发展新引擎、休闲商务新中心。

(三)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努力在提升形象、完善功能上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强化大城管理念,大力开展“四项行动”,再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高潮,以洁净、有序、靓丽的环境迎接十艺节举办。一是深入推进治脏行动。继续加强对城市出入口、背街小巷、开放式小区等重点区域和窗口部位的治理,完善建筑渣土和装修垃圾运输监管机制,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加快推进皇上岭、中海国际社区大型垃圾转运站建设,撤除城区内普通垃圾大箱79处,布设垃圾桶8000个,新购环卫作业车辆32部,构建高效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网络。继续深化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努力实现城乡保洁标准、保洁质量和管理模式“三统一”。二是深入推进治堵行动。投资7000万元,拓宽土屋路和机床八厂路,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全面推进居民小区微循环改造,着力抓好公共停车场建设和管理,逐步缓解支路街巷、老旧小区和繁华地段的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坚持疏堵结合,深入开展户外经营专项整治,坚决取缔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加强对主次干道、重点区域周边乱停乱放等现象的监督管理,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三是深入推进治水行动。以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市创建为契机,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加大截污治污力度,着力打造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城市水生态环境。坚持截污治污、防洪排涝、景观打造相结合,投资1.69亿元,对韩庄河、九曲沟、兴济河等9条城区内河道进行截污治污整治,全面改善河道水质;加快启动大涧沟等城区外河道的综合治理,着力增强防洪减灾能力。四是深入推进治貌行动。投资4000万元,扎实开展道路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和公园建设,新建改造绿地8.7万平方米,构建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绿地系统。以森林城市创建为载体,完成荒山绿化3000亩,新建斗母泉森林公园和佛峪自然保护区,积极推进大石崮森林公园争创省级森林公园,不断增强南部山区的绿肺功能。以城市出入口、繁华地段为重点,亮化楼体50栋,营造美观、现代、高雅的城市夜景。始终保持对违法违章建设的高压态势,大力加强户外广告、商业牌匾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四)更加注重民生普惠,努力在为民谋利、帮民解忧上取得新进展。以办好十二件民生实事(见附件)为抓手,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三大群体充分就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策、培训、服务和保障四大体系,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充分发挥区创业促进会作用,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支持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二是加大保障救助力度。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工作;扎实开展低保、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区养老服务中心和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认真执行住房保障和廉租房补贴政策,加大农村住房新建改造力度,不断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合理配置区域教育资源,加快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健全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区图书馆、文化馆内部设施,积极争创国家一级文化馆。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升,抓好区医院新院建设,进一步增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农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同时,认真做好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史志档案、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五)夯实社会管理基础,努力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上取得新进展。坚定不移地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推动和谐市中建设。一是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构建涵盖人口信息、平安建设、计生管理、劳动保障等内容的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及时了解群众诉求,主动满足群众需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二是以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为根本,健全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的渠道,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搞好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积极创建平安城区。三是以强化安全生产为基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创建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2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3家和省级安全社区2个。四是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为保障,进一步整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资源,完善专项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管理指挥协调机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突发问题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努力在破解瓶颈、释放活力上取得新进展。以承接济南市十大领域改革为契机,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扎实做好市里下放的166项审批服务事项的承接工作,建立相关的实施细则、操作流程和岗位职责,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衔接好、落实好。按照重心下移原则,逐步向街道办事处下放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区级权限。二是推进经济领域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服务业优先发展的引导和促进机制,持续推动优势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走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建立完善招商引资评估筛选机制、招商考核激励机制和招商引资协调联动机制,着力促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招商引税和全方位、多层次招商转变。三是创新园区建设发展模式。强化政策引导支持,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加快总部型、研发型、创意型企业向园区集聚。探索改革园区管理体制,逐步授予园区经济管理、资源管理、收入分配等权限,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的支持力度,创新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产业载体。四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行国有经营性资产授权经营、非经营性资产委托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增强融资功能,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支撑。积极推进政府非经营性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和效益。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群众参与性、公益服务性、公共管理性的社会组织,通过制定标准、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在政府主导下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建共治的社会管理服务新格局。六是积极探索新型城市化推进模式。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安置保障政策,着力破解拆迁、融资等瓶颈问题,积极探索形成规范化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扎实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配套、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大力推动集体土地转国有土地、农民转居民、村委会转居委会、农村集体经济转城市混合经济或股份制经济“四个转变”,不断提升近郊城市化水平。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目标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以建设责权清晰、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升境界标准。着力强化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增强把握新形势、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使命意识、率先意识,始终保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敢于在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找对手、树坐标、论高低;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拼搏意识,始终保持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努力做到高起点谋划工作、高标准推进工作。

(二)进一步改进作风、强化落实,不断增强执行力。深入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决落实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忌空谈、尚实干,把全部心思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把满腔热情倾注在推动发展上;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不良风气,以最快的节奏、最高的效率、最大的力度推进各项工作;积极推行绩效评估和效能监察,以实绩评优劣、论奖惩,全面提升政府系统的整体执行力。

(三)进一步转变职能、为民行政,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多办顺民意、暖民心、解民忧的实事好事;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公共卫生、养老服务等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改善民生上;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充分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桥梁纽带作用,畅通表达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充分集中民智、借助民力、反映民意,不断提高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四)进一步从严治政、依法行政,不断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程序办事,认真贯彻执行区委、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扎实做好“六五”普法工作,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办事,进一步压缩“三公”支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市中区正处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不容我们有丝毫疏忽和懈怠,新的任务赋予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繁荣、魅力、和谐的现代化新市中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中区 政府工作报告 市中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