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规划】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精选推荐】

时间:2023-05-17 08:25:05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为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及国家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气象规划】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气象规划】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精选推荐】



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为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及国家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范围为全市行政区域;规划期为2012-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2年。

一、目的意义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是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和非工程性设施建设及城乡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全社会防灾减灾的科学指南。以《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为指导,科学编制《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对进一步强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推进我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气象灾害的科学预测和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的作用,综合运用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以人为本,趋利避害,在气象灾害防御中,必须坚持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现综合防御。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的要求,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完善灾害防御体系。坚持依法防灾,科学应对,气象灾害防御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国家已批准实施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气象灾害进行监测预测,尊重科学,合理制定灾害防御方案,加以组织实施。

三、气象灾害防御现状

我市是暴雨(雪)、大风、雷暴、冰雹、大雾、寒潮、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频发区域。气象灾害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灾害、次生灾害,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随着气象卫星、天气雷达、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和数值天气预报资料的广泛应用,我市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短信、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与服务面不断拓宽,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气象灾害防御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著。

面对多发、易发、频发的气象灾害,目前的监测预警、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求不能完全相适应,这就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如何科学防灾、依法防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程度地减轻防灾的经济成本和社会负担,成为气象灾害防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暴雨、洪涝、严重干旱、高温热浪、极端低温、特大雪灾和冰冻等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增大,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安全运行构成更加严重的威胁。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灾害对农业、林业、水利、环境、能源、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高敏感行业的影响度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着这些经济行业的安全运行。

四、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特征

(一)暴雨洪涝

据气象资料统计,我市1956-2010年日雨量50毫米的暴雨平均每年出现2-3次,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85724日,达328.7毫米。无论是时间短、强度大的强对流性暴雨还是持续降雨过程导致的暴雨,雨量均过于集中,往往容易引发农田洪涝和城区积水等灾害。

(二)大风

大风造成的灾害主要是由强风压引起的。我市年平均大风日数为5天。对我市农业、林业、建筑物等造成影响的大风主要有偏北大风、西南大风、强对流造成的局地雷雨大风等。偏北、西南大风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具有范围广、时间长等特点;雷雨大风以夏季为主,范围小,时间短,强度大,破坏严重,最大风速达25.3/秒,于1978630日出现在聊城观测站。

(三)雷电

我市年平均雷暴日为20天,属多雷区。分析我市雷暴日的年变化,除冬季12月和1月份外,其它月份均出现雷暴,其中6月至8月为雷电多发期,占总雷暴日数的77%。近年来,我市雷击事件频发,不但使人民财产受到损失,也使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四)冰雹

我市是局地冰雹的频发地之一,全市平均每年冰雹发生0.6-1.6次,冰雹主要发生在5-10月份,集中出现在5-7月份,6月份最多,占降雹总数的40%。在一日之内,冰雹多发生在午后,发生在15-22小时的占60%以上,降雹持续时间较短,一般5-15分钟。造成我市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影响系统主要有高空冷涡、横槽、低槽冷锋、阶梯槽、高空西北气流等,其中冷涡影响降雹次数最多,占到降雹总数的40%以上。全市雹灾面积平均每年达64万亩,成灾面积达43万亩。

(五)大雾

我市以辐射雾为主,平流雾和混合雾也经常出现,雾的空间分布非常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年平均雾日数为33.3天,为山东省雾日较多的地区之一。大雾主要对大气环境和能见度产生影响,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生活秩序等。

(六)寒潮

我市寒潮主要发生在春季、秋季。发生在19931117日的寒潮,使我市果树冻害严重,其中冠县、临清市、高唐县等西部黄河故道地区受灾严重,全市7333公顷果树受到冻害影响。

(七)高温热浪

据气象资料统计,我市夏季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较多,年平均日数为10.7天,历史极端最高气温达41.9℃,出现在1960621日的阳谷县。

(八)干旱

我市干旱频发,春旱、夏旱、秋旱、冬春连旱和秋冬春连旱的现象较为严重。我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干燥度为1.7-1.9。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高空西风带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南北活动位置,造成年际降水变率大。我市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大旱和偏旱年3-5年一遇。

五、目标任务

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其信息发布能力,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和“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批对国计民生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根据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御的重点,统筹制定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构建气象灾害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发展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的发布,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1.提高气象灾害综合探测能力。调整、优化气象站网布局,充实观测项目,提高地面和高空自动化观测水平;增强高空探测能力,实现对气象灾害,尤其是对重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综合立体性连续监测;建立和完善跨地区、跨部门的包括各类专业监测网在内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到2020年,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90%以上。

2.完善气象灾害信息网络。统筹发挥公共信息网络和专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加快推进气象通信网络的升级换代,建成先进的分布式气象信息存储与共享系统,信息提取和共享能力达到同期省内先进水平。

3.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监测和预警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预报的精细度、预警时效和准确率;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建设各类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加强精细化预报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各类专业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4.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断提高发布频次,实现预警信息的滚动发布,到2020年,每天向公众提供未来10天天气预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信息至少提前15-30分钟送达受影响地区的公众;建立和充分利用各类现代化媒体、通信工具和通信资源进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机制或平台,加强覆盖城乡社区的立体化信息发布体系,扩大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到2020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准确地“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

(二)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

建立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确保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研究制定综合评估气象灾害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模型、风险等级标准和风险区划工作规范,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编制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三)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完善防灾法规和标准,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1.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依据我市气象灾害特点及其风险区划,针对各类气象灾害组织编制防御方案,明确气象灾害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各部门的防御职责和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和防御措施等事项,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体系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实施,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综合效益评估机制,及时分析总结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2.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内容完善、科学配套的气象灾害防御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办法》等气象灾害防御制度,根据国家的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配套办法;加快推进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建设,根据气象灾害种类及风险区划,提供完整、准确的气象数据,为制定或修订相关标准提供依据,增强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3.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开展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对全民特别是农民、中小学生等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气象灾害防御演练,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避险防灾能力。

(四)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1.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各类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明确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规程;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

2.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各相关部门紧密协同联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跨部门共享和协作联动;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水平。

3.提高基层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充分发挥社区、乡镇在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方面的基础作用,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检查,对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进行评估,促进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规范化和社会化;进一步强化基层社区、乡镇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围绕“消除社区安全隐患、提高居民减灾意识”,着力提高城乡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切实增强基层居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建立社区、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确保及时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向责任区内的群众传递,按照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正确防御气象灾害。

六、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加强城市、农村及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一)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工程

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到2015年,完成每个乡镇一套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推进农田墒情自动观测、特色农林业小气候观测、高速公路交通观测站网建设。

在鲁西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建设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等观测设施,完善空中云水资源综合监测系统,形成综合、立体、连续、稳定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

(二)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

发展城市区域精细化化数值模式与大气成分数值模式系统,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和城市突发事件气象紧急响应系统。

(三)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程

健全完善农村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立乡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建设成果解决预警信息发布到农村的瓶颈问题。

(四)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评估工程

多部门联合建设完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重大水利设施、架空输电线、重大通信设施、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集中区等气象灾害防御综合监测系统。发展交通气象、农业气象、地质灾害气象、林业气象、水文气象、环境气象、电力气象等灾害预警和评估系统。

(五)雷电灾害防御工程

完善雷电预报预警和雷击风险评估业务平台,对雷电发生发展演变趋势、雷电发生概率、雷击危害等开展综合预报预警。

(六)气象防灾科普教育工程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完善气象科普馆和气象科普展室。制作气象减灾公益广告。开发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产品,编制系列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制品,编制防灾减灾宣传案例教材。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

七、气象灾害防御保障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御重点,组织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二)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大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设施建设、应急指挥等重大项目的经费投入。

(三)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制建设

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提高依法防灾减灾的水平。

(四)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御机制

切实加强部门协作,确保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及时解决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区域间、部门间、部门和地方、部门和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间的合作,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和层次。

(五)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科技创新力度

加强气象灾害成灾规律、成灾条件、发生机理、预报预测、风险评估、防御对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灾害防御工程标准等研究,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的新突破。

(六)强化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专业人才培训,培养高素质防灾专业技术队伍,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流动和评价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多渠道发展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加强基层防灾志愿者队伍和乡镇、社区、乡村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在乡镇设立气象协理员,协助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工作。

(七)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

加强对全社会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做好相关科学解释和说明工作,增强公众抗御气象灾害的信心。

推荐访问:聊城市 气象 规划 【气象规划】聊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